(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亟需构建“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一区”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带”即指黄河三角洲沿海高效生态产业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亟需构建“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一区”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带”即指黄河三角洲沿海高效生态产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亟需构建“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一区”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带”即指黄河三角洲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胶东半岛沿海高端产业带和鲁南临港产业带。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建设成海洋经济发达、科技先行、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蓝色经济区。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2分)
答案
(12分)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实现半岛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分)②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半岛经济创新发展,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分)③以海洋优势产业为主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半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本题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8月,山东省第三届文博会——2010中韩文化交流月在山东威海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扩大交流,深化合作,推动发展"。交流月期间,威海市先后组织了政府间高峰论坛、中韩书法美术摄影大展等22项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的文化活动。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温加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报告》强调,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活得更有尊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平等享有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
材料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乡村居住形式发生了巨变:房屋由草木结构向砖瓦结构再向钢筋水泥结构发展;居民点由集中向分散发展,单家独院日益增多;室内家具由传统式向新式、现代组合式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提供消费信贷。
(1)结合材料一,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你对“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6分)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
5%
2007年短缺
8000万吨
1.6亿吨(口)
200万千瓦时
8—10亿立方米
   注: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 10种短缺。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
   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2)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表与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我国政府分别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从图表中你发现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什么问题?(3分) 并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请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材料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近年来,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材料二: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开展好第八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要求今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6分)
(2)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