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菜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将9月22日定为该市“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

材料 “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菜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将9月22日定为该市“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 “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菜市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将9月22日定为该市“无车日”,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
根据材料,同答问题:
请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2分)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起好步、开好头。
【材料二】2011年7月29日,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他们依次对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出租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其他出行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七个一” 活动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人
们参加 “七个一”活动有哪些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一说明,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11分)
(3)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二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全国政协讨论协商,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组织全国人民贯彻实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点。
(1)从大局出发,完成改革、发展任务,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6分)
(2)既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完成上述任务为什么还要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图1 1978~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率   图2 1978~2008年我国消费、投资对GDP贡献率
(1)分析图1所反映的经济现象(2分)及其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2)图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图1和图2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5年规划看头年。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

材料二:哪些因素影响幸福感?人民网就此推出的调查,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止2011年2月20日21时,共有11519人次参与此次调查。34.4%的网友认为“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31.4%的网友认为“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27.7%的网友认为“社会保障、体面尊重”与生活幸福感关系最紧密;此外,还有6.6%的网友选择了“社会参与,价值实现”这一选项。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观角度,分析说明“幸福”成为各地政府施政导向的正确性。(6分)(2)针对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政府应该怎样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决定》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必须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负好责任,做到科学、依法治水。(8分)
材料二 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为此,要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要发挥国家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今后十年政府将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投资累计可达40000亿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中我国农业稳定发展举措的合理性。 (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