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201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安徽省的支柱性产业,某中学高三(1)班的同学以“振兴安徽文化产业”为主题,开展

(28分)201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安徽省的支柱性产业,某中学高三(1)班的同学以“振兴安徽文化产业”为主题,开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201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安徽省的支柱性产业,某中学高三(1)班的同学以“振兴安徽文化产业”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以下信息,并请你参与其中。
信息一 安徽省将在南部黄山、池州、宣城三市设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以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将这一区域打造成:最基础的是要建成旅游的示范区,最重要的是要建成文化的示范区,最关键的是要建设成为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在维护好良好的生态的前提下,把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皖南成为“安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试验区”、“中国区域旅游文化合作的示范区”和“全球知名的旅游文化展示区”。
信息二 为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安徽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所有市县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229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盛世徽韵”精彩纷呈,安徽馆成为三大热门地方馆之一,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进一步彰显国家级文化品牌效应,省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正式组建,出版、发行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吹响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全国一流“文化航母”的号角。要飞的蛋蛋
信息三 实践证明,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没出路,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如今的安徽,一步步推进改革进程,一天天积聚文化力量,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健步向前,释放出无限活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品牌愈发响亮,“文化惠民”让城乡百姓的生活更加精彩;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运行高效、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从“办文化”到“管文化”,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更加明晰、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1)结合信息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意义?(8分)
(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安徽为什么要吹响打造全国一流“文化航母”的号角。(10分)
(3)结合信息三,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为使皖南成为“安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试验区”献计献策。(10分)
答案
(1)①更好的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分)
②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2分)
③有利于劳动者就业;(2分)
④有利于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2分)
(2)①文化力量是精神力量,能经过认识与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打造文化航母;(3分)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发展,“文化航母”有利于安徽经济政治发展;(3分)
③打造文化航母,有利于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文化需求;(2分)
④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安徽乃至全国人民全面发展。(2分)
(3)①实行文化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适用经济基础发展;(3分)
②要一步步推进改革进程,一天天积聚文化力量,即注重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3分)
③坚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以辩证否定的思想指导安徽文化产业发展。(4分)(考生言之成理,即可酌情加分)
解析

举一反三
(18分)材料:自从2008年9月以来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着全球的金融系统,并逐渐扩散蔓延给全世界各经济体带来了严峻的就业问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08年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为9.6%,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农民工失业问题,中国大约有2000万的农民工将因金融危机失去工作。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2009年将有610万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年未就业学生数150万人,大学生就业需求数将高达760万人,将有更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问题。因此,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必须给予更大的关注。结合上述材料,请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的,因而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此你是怎么看的?(12分)
答:
(2)结合材料,作为劳动者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6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材料一: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平均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渐渐浮出了水面,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了社会的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构成了威胁。
材料三:2010年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10%)拥有的财富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答: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答: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和非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都拥有相同或相近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血与火的奋斗历程,使得中非之间在很多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都能够达成一致的立场。在新形势下,中非共同利益在扩大,相互需求在增加。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非国家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一致同意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北京峰会丰富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必然地载入了中非关系乃至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史册。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哲学道理。(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实践提出了新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上述材料蕴涵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请加以分析说明。(1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f问,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上述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