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上海,为了迎世博,市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上海,为了迎世博,市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上海,为了迎世博,市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了“世博进社区”、“世博企业行”等系统主题宣传活动;还组织了“文明交通”“文明餐饮”和“邻里一家亲”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文明的软硬环境迎接世博会;2千万上海市民都是东道主,人人都是“志愿者”。上海世博会入选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海市民应该如何努力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案
①上海市民要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尤其要要履行好维护国家荣誉、利益和安全的义务。(4分)
②上海市民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使政府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有关更好承办世博会的相关事宜(4分)
③上海市民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情景一: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作为选举人,你参与某选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妈妈说:“选谁都无所谓,我替你随便画几个圈得了。”
(1)情景一中,你同意“妈妈”的观点吗?为什么?(5分)
情景二: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某村村民发生矛盾冲突。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民警,砸坏公务车辆。
(2)情景二中,部分村民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样的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4分)
情景三:“两会”期间,全国各地许多大、中学生就就业、高中文理分科、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问题,通过“我有问题问总理、写自己的提案议案、对部委工作有建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3)请你说明中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W市为我国东部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住的城市。该市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较高。经过多年发展,该市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较好的基础,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是,该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以下现象:三大产业比重为1.4:57.6:41,同期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发达国家为70%;采掘、化工和机械制造三大重工行业占工业比重55%;万元GDP耗电量高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及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耗水量相当于德国的9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主要水城水质量属于劣5类。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该市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四川,39)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新增100亿元投资科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二  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产增长情况
 
1978年
2005年
2006年
股票市值(亿元)
0
32430
(其中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89404
(其中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城镇
6.7
26.1
(数据暂缺)
农村
8.1
29.7
(数据暂缺)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23年,先后召开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6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意义。(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统计,占人口10%的最高收入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占全国职工人数8%的企业高管和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占全国工资总额的55%,而占全国职工人数92%的普通职工的工资收入只占全部工资总额的45%。
材料三: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列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八点意见”中的第一条;温家宝总理指出: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
(1)分析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了什么问题。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11分)
(2)表中案例反映了某地政府在理顺收入分配,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矛盾分析法,请根据示例对其进行概括。(9分)
案例
矛盾分析法
(示例)市场要讲究效率,政府要强调公平,前者可以有效地创造财富,后者可以更好地实现稳定,推进公平正义要把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起来。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全面看待和处理矛盾双方的关系,要防止片面性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是客观事实,也是合乎规律的现象。必须特别注重理顺收入与分配的各种矛盾关系。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存在的突出矛盾。政府必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着手解决户口、农民工待遇等问题。

针对城乡差距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