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

(18分)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分)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的。
乙农民: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一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6分)
(2)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6分)
(3)结合(2)中的结论,说明农民如何面对价格涨跌(6分)
答案

(1)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的变化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国内外市场棉花供大于求,所以棉花的价格必然下降。甲农民坦然面对价格的下跌,把这种现象与市场销售和质量状况联系了起来,符合价值规律,所以是正确的。乙农民对价格涨跌沉不住气,一味跟风而动,没有认识到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错误的。
(3)面对农产品价格涨跌,农民要遵循价值规律,要注意市场调查,在价格上涨的时候要预见价格的下跌,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在产品价格下跌时,要注意将要出现的价格上涨,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解析

举一反三
(15分)2008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变动情况
项目
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上涨6.7%
其中:
城市
上涨6.4%

上涨7.3%
食品类价格
上涨16.3%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
上涨2.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
上涨2.8%
居住类价格
上涨6.7%
衣着类价格
下降1.4%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
下降0.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
下降0.7%
 
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指出图表显示的经济现象。(5分)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图表中物价变动带来的影响。(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种措施要求并引导企业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战、持久战。请结合经济常识的有关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措施及要求
经济常识依据
完善政策法规,加注重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企业应注重科技创新,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树立“环保意识”。

在技术研发领域,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应注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走出去”。

鼓励“节能减排”条件好的企业收购“三高”小企业的全部资产和人员。

企业的发展方向应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图

材料二:发达国家,企业内工人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材料四:2009年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对待孔子的思想,网民们各抒己见,发表了很多看法。有人一味推崇,认为应当弘扬孔子所倡导的诚信、礼仪等传统文化;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孔子的思想内容含有很多封建礼教,不适合当今的时代和社会潮流。
针对网民们对待孔子思想的不同看法,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09 年l 月8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一2020 年)》 ,给了珠三角新的战略定位,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珠三角各地、各部门大力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加快战略转型,打造珠三角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2009 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要求各省要发挥科技在力促经济转型中的支撑作用。材料二: 党中央提出协调的战略任务后,广东省政府召开了一次不同地区、各个级别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干部们针对如何协调发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干部甲:协调发展首先要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可见,协调发展就是一个经济的指标问题。
干部乙:当前,困扰和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很多,如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等问题。因此,各个地区要争取速度,最好用几年时间取得明显成效。省政府可以给各个地区限时间、定指标、定任务,发动群众打一场协调发展的速决战。
干部丙:我省省情复杂,各个地区的特点不同,基础、条件和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同一模式来规划、衡量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果。
(1)请运用《文化生活》 的知识谈谈国务院出台《 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的重要性。(6分)
(2)结合《 政治生活》 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广东省政府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12分)(3)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对几位干部的发言进行评析。(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