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南京调研)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

(2007·南京调研)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7·南京调研)材料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材料二 在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省迅速召开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座谈会,对农村房屋、自来水、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的模式,并要求一步到位;有的地方领导亲自办样板,闭门造车,确定什么“五化”、“十化”的模式,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还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则热衷于到处考察取经,回来照搬别人的经验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宝。
(1)材料一说明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2)请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对材料二的现象予以评析。
答案
(1)“十一五”规划建议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正确的意识能够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促进事物的发展。正确的思想意识还能对事物的未来和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见,这种科学预见对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议》所描绘的蓝图,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为此,我们要具体分析各地的实际,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与各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些地方领导闭门造车,以个人想法代替客观实际,是典型的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必须加以克服。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有些地方领导不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盲目地“高标准”、“一刀切”,脱离了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阶段,必定带来工作的困难和损失,在实际中贻害无穷。③经验是对过去做法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学习别人的经验必须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有的地方领导热衷于照搬照抄别人经验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解析

举一反三
(32分)   材料一 教育公平是一个人发展起点的公平。它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提出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指出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2007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寄宿生活费。2007年全国财政安排2235亿元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地方财政也必须适当增加财政投入。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必须支出95亿,明年将安排200亿。同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1)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经济学道理?(10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促进教育公平?(12分)
(3)请运用普遍联系哲理分析说明“教育公平是一个发展起点的公平。它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还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成绩
人均占有量
年份(年)
粮食
(公斤)
油料
(公斤)
肉类
(公斤)
禽蛋
(公斤)
奶类
(公斤)
水产品
(公斤)
1949
209
4.2
4.1
0.7
0.4
l
2008
404
22.6
54.9
20.4
28.5
36
注:“七五”时期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7%,“八五”时期提高到34%,“十五”时期末达到48%。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分析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广东单科,40)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  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亲临受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材料三 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结合材料三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天津文综,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黄健民的经历是改革以来普通百姓命运变化的缩影。80年代初,他由农村来到沈阳,从擦皮鞋、做木工到摆服装摊,不仅改善了自已的生活,而且积极为公益事业作贡献,并致力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7年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材料二 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2001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 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有信心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理由。(要求逻辑清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