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单竟逐荣势……唯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储备库选址应遵循储存安全 调运方便的原则。 (2)运用地理学知识说出满足上述原则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条件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答案
(1)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2)不易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物等);交通运输便利(宜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市政条件较好(通讯/通信、供水、供电等)。 (3)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海南发展目标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倡导科学合理消费观,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近年来,海南地区的绿色、生态、旅游等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其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意见》的实施,将进一步对全国各个区域民生发展、经济振兴产生联动效应。 材料二 建设海南高效生态旅游经济区,让海南走向世界,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打造魅力独特的海南文化对于该地区发展意义重大。该区域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性,有历史人文积累,有民俗文化的绵延,有革命文化的巨变,有工业文化的当代画卷,有岭南山水文化的韵味,这些构成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是发展海南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 (1)材料一是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以上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推动海南区域科学发展。(1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海南高效生态旅游经济区,让海南走向世界”的理论依据。(12分) |
(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4分)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8分)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8分) |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及会展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引进创意产业人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和动漫游戏等各类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具有海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2009年7月16日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职业教育的教学和考试范围。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
(32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材料一:会议肯定了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显成效。 近一年来,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图13 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示意图 (1)阅读上图,运用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措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8分) 材料二:会议指出:“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0分) 材料三:会议强调: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的哲学依据。(6分) 材料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它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厚望,特别是当今时代,一个民族和国家一旦在文化上失去了抵御能力和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性,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就会成为别国的附庸甚至走向消亡。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四,我国为什么要提高文化软实力?(8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