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人大通过、制订了海岛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修改)等11件法律。这期间,全国人大常委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并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从机关单位到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全国人大通过、制订了海岛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修改)等11件法律。这期间,全国人大常委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并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从机关单位到普通百姓,从公司企业到法律专家,社会各界为进一步完善物权法草案积极建言献策。 (1)海岛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的? (2)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上说明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制。 |
答案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该法的制定充分听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了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该法经全国人大通过,在全国统一实行,体现了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只有实行必要的集中才能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 2.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为国体服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西方议会制的政体是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决定的,实际上都是资产阶级掌权,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制。 |
解析
【考点】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说明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说明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 【10预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作为重点内容可以做前后关联,和前面的关联涉及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这一重点知识,和后面关联即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系统知识。考虑到09江苏高考已考过国体政体关系,本次列出仅为提供关联思路。人大本身重点知识应予系统掌握。 |
举一反三
材料一:在当今世界,联合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一九九0年四月首次派遣五名军事观察员至二00九年十月底,中国已累计派出一万四千六百五十人次维和官兵参与联合国全球范围内的十八项维和行动,成为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中派兵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材料二:在联合国解决伊朗核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过程中,中国倡导并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对联合国改革提出了多项自己的主张。 (1)请按成员性质、地理范围和职能范围,说明联合国所属国际组织类型。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
材料一 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出台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强力救市方案,在总统奥巴马的敦促下,美国众议院2009年1月28日通过了该方案,但在参议员遭到强烈的抵制。2月11日,经过两天协商,国会参、众两院就经济刺激计划达成一致。两院经协商决定,将计划耗资削减到7890亿美元。 材料二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制定是在广泛听取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多次审议,经过充分讨论后表决通过的。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美国产生这种政治现象的原因。 (2)对比两则材料,反映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什么道理。 |
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者哥本哈根召开,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发了人们对低碳经济的热议。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突出的特点也是强调环保低碳。为此,某中学高三(4)班的同学以“环保低碳,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应建议 低碳社会 为实现低碳社会,中国做出巨大努力——2009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内倡导实现“低碳世博”。 (2)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上述决定的政治依据 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模式及低碳社会状态是透过低碳的行为反映出人类的精神和思想,进而渗透到人们的低碳生活中。低碳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能为推进低碳生活做些什么 |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119个国家的***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规模及各方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但会议期间,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其中夹杂了责备、争吵、抗议甚至哭泣。在经历了曲折后,最终,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二:我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承诺,在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的此基础上,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2)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哲学依据。 材料三:中华传统环境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美德,简约生活;物尽其用、循环再生。中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要抛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遗弃”等明显带有西方痕迹的价值观。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为倡导低碳生活提几点建议。 |
上海世博会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以“走近上海世博会”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知世博 探究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材料: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1998
| 葡萄牙
| 里斯本
| 海洋—未来的财富
| 1999
| 中国
| 云南
|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 2000
| 德国
| 汉诺威
|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 2005
| 日本
| 爱知县
|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 2008
| 西班牙
| 萨拉戈萨
| 水与可持续发展
| 2010
| 中国
| 上海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1)结合上述材料(含注),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对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进行解读。 研究世博 同学了解到,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世界首届世界博览会以来,各国都把举办世博会作为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舞台,塑造形象窗口,上海世博会也是如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确保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2)简要说明我国努力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政治意义。 参与世博 志愿者队伍是筹办举办世博会的重要力量,是广大市民参与奉献世博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国家和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工作自2009年5月1日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海内外民众报名十分踊跃。 (3)假如你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你将怎样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