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60分)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

(60分)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60分)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0分)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60分)
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面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
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1)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知,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      、       、      等省区。(6分)
(2) 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可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通过资料分析,简述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8分)
(3)简要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一切形式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
——《世界人权宣言》
材料四: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北方的工商业日益发达起来以后,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坚持奴隶制的南部就越来越成了发展的障碍,不能任其长期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于十八九世纪之交,欧美自由主义思潮汹涌,“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日益深入人心,奴隶制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已废除,只有在美国南部反而恶性膨胀,与世界大潮相悖。因此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废奴运动在美国北方兴起,势不可挡。
——《美因历史十五讲》
材料五:中国西藏农奴制的终结,起于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被平息后,从6月起中国中央政府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家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美系,对极少数参与叛乱的贵族、僧侣和农奴主的财产全部予以没收,对未参加叛乱的总数占98%的农奴主、贵族、僧侣,在保证他们生活水平不比改革前下降的前提下,赎买其多余的土地等生产资料,连同没收的财产全部分给昔日的农奴。存在了数百年的西藏封建农奴制被废除了,西藏杜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中国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废除与欧美“废奴”纵横谈》
(4)分析指出材料三反映的主要观点。(4分)
(5)结合材料四,分析十九世纪美国废奴运动兴起的原因?(4分)请举出同时期其他国家地区废除农奴制的事件。(2分)
(6)依据材料五,指出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使西藏人民获得了哪些基本的人权?(4分)并概括当时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改革对西藏发展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六 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重建家园,是一项极其艰难繁巨的任务。“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被誉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赈灾试验。2009年9月12日,广东惠州对口援建汶川县三江乡的46个工程项目全部竣工。三江成为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第一个恢复重建项目整体竣工的乡镇。三江的重建,严格统筹于“恢复提升‘水乡藏寨’特色”、“发展旅游为主,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为辅”的规划之下,在倾力打造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悉心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质,为未来持续发展存续了最宝贵的资源。
(7)根据材料六,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三江奇迹”的合理性。(10分)
材料七 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迅速平息了事态。目前,新疆社会大局总体趋于稳定。
8)根据材料七,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采取措施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10分)
答案
(7)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强调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正是国家在灾区重建和恢复发展经济问题上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体现。(3分)②三江的重建,严格统筹于“恢复提升‘水乡藏寨’特色”、“发展旅游为主,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为辅”的规划之下,体现了注重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3分)③在倾力打造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悉心保护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质,这体现了援建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地震灾区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4分)
(8)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具有政治职能,有责任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从而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3分)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是党实行政治领导和依法执政的要求。(3分)③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稳定的财政收入是国家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不断出台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更能彰显民本思想。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
(1)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彰显民本思想提出合理化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07年-09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及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情况


 
注: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一,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江苏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及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材料二: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省委工作会议上强调:“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催生新的技术革命,每一次经济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强力驱动。”江苏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资金、社会资源投向科技成果转化环节。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全球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对外贸易将长期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2010年1月以来,美国相继裁定对中国产金属丝网托盘产品和电热毯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并对中国产钻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方提出:美方适宜以谈判方式和平处理任何贸易争议,莫再以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挂帅,否则只会进一步拖累中美双方乃至全球的经济复苏步伐,对任何一方都无好处。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
(1)谈谈你对中方立场的理解。
(2)我国应采取哪些积极的应对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1)上述材料反映《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怎样认识《选举法》的修订(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
(3)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何政治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为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上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在“人类文明精彩对话”中我们应怎样处理好文化交流和借鉴、融合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上海各界该如何“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