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扩大

(30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扩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0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1)(14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做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9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政府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的依据。
(3)(7分)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答案
⑴(14分)答案: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每一点1分)
⑵(9分)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因此政府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要切实实现人民的利益。(3分)②政府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做到了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分)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政府要做法践行了正确的价值观。(3分)
⑶(7分)矛盾是对立统一,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有区别的(1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相互统一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根本目的。(2分)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和片面强调改善民生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1分),要全面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2分)材料一:温家宝在2010年“两会”前再次与网民交谈,上海市长韩正在网上推介世博会, 安徽省则首次将“网络问政”写入该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有3亿多网民,每个网民都是民意的组成部分,这群在电脑前的民意代表,以留言、博客、微博等形式进言献策、评议和监督政府,这种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正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新途径。
材料二:2009年9月25日,来自各地的中华儿女在北京天坛公园开展了中华文化的“同一首歌”《中华文化之歌》一呼百应人文行动,并以此作为对新中国60周年庆典的献礼,下面是《中华文化之歌》的片段: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万古流芳 光辉灿烂血脉相连 和衷共济 安危与共 唇齿相依承前启后 一脉相传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1)(12分)结合材料一分析政府实行“网络问政”的正确性。
(2)(10分)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中华文化之歌》内容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同时也要兼顾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运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分析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兼顾发展社会事业的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歌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在此召开峰会。
材料二 许多自然系统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下图是地球升温灾难演变图:
气温升1°
气温升2°
气温升3°
气温升4°
气温升5—6°
澳大利亚大堡礁全部死亡
全球海洋的水平面上升7米
亚马逊热带雨林变荒漠
北冰洋所有冰盖将消失
地球面临彻底的灾难
撒哈拉沙漠变肥美草原
安第斯山系的冰架全部消失
低海拔地区被海水淹没
欧洲开始形成新的沙漠
 
阿尔卑斯山冰雪全部融化
三分之一动植物种群灭亡
全球变暖趋势彻底失控
 
 
材料三 在第38个世界地球日,北京的3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减少我的碳排放”主题活动,呼吁更多的人通过植树减少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6度空调”、使用节能灯泡、“每月少开一天车”等约能源——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理念。
地球升温灾难演变图反映了哪些辩证法道理?(6分)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作为个人应如何为缓解气候变暖作贡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因此可以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运用有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材料一:2009年10月16日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支出数据显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保增长的同时,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7284.6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从今年1—9月份的财政支出情况来看,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也是大幅度增加的。从中央安排的1.18万亿政府公共投资来看,其中相当大比例就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方面的投入。
材料二:某市政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方针政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贫困家庭生活难”“治安难”这“七难”,决定开展“助业”“助居”“助医”“助学”“助行”“助困”“助安”这“七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七助”行动中必须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且在广泛听取和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把这“七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自觉接受人们群众的监督。
(1)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说我国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由?(12分)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