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但中国将尽最大可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切实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全球气候不断作出新贡献。
材料二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加与我国部分行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有关。要实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必须不断加大淘汰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多,其中,某些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多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冲动。同时,政府权力滥用也是形成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原因之一。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以及我国企业自身应采取哪些措施。(14分)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在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12分)
答案
(26分)
(1)政府:①经济手段:对超标排放企业征收排放费、排放税(财政)。对节能环保企业给予优惠贷款,限制为超标排放的企业提供贷款(货币)。(3分)②行政手段:强制关闭超标排放的企业或限产;发放排放许可证。(2分)③法律手段:环境立法,追究排放企业的法律责任。(2分)
企业: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2分)②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使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淘汰落后的产能。(2分)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耗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2分)④开展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引进外国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1分)
(2)①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职能,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4分)②要对政府行使权力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各个环节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4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律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官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2分)要发挥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既要发挥人大、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等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审计部门、监察部门、法制部门等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作用。(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弄虚作假,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节选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材料对党的建设的分析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14分)
(2)联系材料中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中央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国家对西藏直接投资的建设项目117个,总投资312亿元;各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投资的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10.6亿元。
材料二: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只有几千人的珞巳、门罗、赫哲族也都有自己的代表。
材料三:自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对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技资给予极大的倾斜,仅2002年就投资426.56亿元。到2009年底,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8%,广播电视覆盖率也迅速提高,分别达到77.8%和76.2%。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3分)
(2)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卷纸上。(共10分)
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情景。
情景一: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决策部门就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市容环境等向市民征集建议。
情景二:你的同学张某因为家中拆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一些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准备请人“教训”他们。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情景一中,你想对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具体途径? (2分)
(2)情景二中,张某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样的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3分)
(3)以上问题的探究,对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气层中存在多种温室气体。瑞典科学家1896年发现, 由于存在“温室效应”,地球才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创造出适宜生命存活的环境。但科学家此后经多次观察发现,如果温室气体增加,地球温度会因温室效应而不断上升,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9年2月初发表的报告中确认,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致。在这里,“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全球变暖有两大特征:一是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二是地球的极端气候事件如飓风、暴雨、大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破坏力加剧。该委员会提醒各国政府应及时制定对策,要加强信息交流,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1)联系材料一,说明人类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过程中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4分)
材料二 气候变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与各方的合作与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的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当前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认为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同欧盟、非洲、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外交和合作力度。
(2)联系材料二,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开展气候外交。(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2010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971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并批准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三农”等问题的7590件议案和批评建议。
(1)材料中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行使了什么职权?(6分)
(2)假若你是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职责?(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