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坚持改革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政治宣言。不仅国务院将根据十七大会议精神制定《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提交到在2007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请大会审议,大会审议通过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成为指导200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而且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还将向大会推荐国家领导人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的有关知识回答: (1)国务院根据十七大会议精神制定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并请大会审查、批准?(5分) (2)我国的政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仍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请你谈谈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5分) |
答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分)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民代表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居于最高地位,享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分)因此,国务院根据十七大会议精神制定的《政府工作报告》必须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并请示大会审查、批准。(1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对照搬西方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制”。总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之中。(5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材料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已经施虐西南多月了,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云南、贵州省在秋冬连旱之后,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旱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1)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哲学道理?(8分) 材料二:2010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他指出: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五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上述措施的哲学依据。(8分) 材料三:持续干旱使得西南地区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云南、贵州、四川等“水电大省”如今已捉襟见肘,不得不靠外省调电缓解供应紧张态势。这对灾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也加深了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节水性能将是未来卫浴行业竞争的焦点,商家纷纷打出节水招牌;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在采购卫浴洁具时把节水与否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3)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9分) |
材料一:“缺工”、“抢人”成了节后企业老板开工后的第一件大事。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缺工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不但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缺工严重,内地一些省份如安徽、河南同样出现“用工荒”。有报道说有省份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外流。同时,另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就业难”,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材料二:这两种现象的根本症结都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导致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和农民工形成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 材料三: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路径都指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用工荒”在倒逼企业加快转型,不能仅满足于提高工资来吸引农民工,解决暂时的用工荒;同时,企业的升级换代又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的现实压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1)运用唯物辩证法说明如何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9分)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青年学生如何为将来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6分) |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奶制品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加强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及时有效处理问题,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新出的产品质量合格;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使奶制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改观,促进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对奶农实行扶持政策,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大的影响;对发现的奶制品质量问题,要彻底查明原因、查清情况,视情节依法追究、严肃处理,切实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二 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内,共收到各界意见191849条。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将构筑起食品安全“新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重视商品质量?(12分) (2)分析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10分) (3)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知识?(10分) |
材料四 2009年9月21-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胡锦涛说,当前中美关系总体上呈良好发展势头,双方正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中美双方应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台湾、涉藏、涉疆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牵动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我们重视美方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说,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继续拓展经贸领域互利合作,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材料五 在二十国集团第三次金融峰会上,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仍然是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趋稳、向好的迹象,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话,那就是“近忧已解,远虑犹存”。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趋稳、向好的迹象越来越多,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最黑暗时期一度逼近全球性大萧条的危险已经解除了。 (5)结合材料四,说明胡锦涛主席的观点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8分) (6)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观点说明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特点的哲学依据。(12分) |
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悄然兴起的文化市场正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4分) (2)你认为如何振兴我国文化事业?(10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