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材料一 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1980年1990年2000年2001~2003年17%16%12%徘徊在12%~12.5%%之间注:2000年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分)材料一 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1~2003年
| 17%
| 16%
| 12%
| 徘徊在12%~12.5%%之间
| 注:2000年部分国家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美国约58% ,德国约54%,英国约55%。 材料二 材料三 据有关数据显示:1953年至1978年,我国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039个百分点,而1979至2005年间为0.209个百分点。由此看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幅度下降。 投资、消费与出口被称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投资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说明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消费的作用。并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问题。(16分) |
答案
(19分)(1)①材料一表明,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远低于美、德、英等国,且自1980年以来,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2分)材料二表明,在我国工资分配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3分)②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下降、工资分配差距较大,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3分) (2)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能够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积极性。(10分)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提高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4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2010年1月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还对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请运用政治常识论述:我们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要求: 围绕述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开展论述。 根据论述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2005年-2009年我国某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标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9 422
| 10 493
| 11759
| 13786
| 15781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2 936
| 3 255
| 3587
| 4140
| 4761
|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7.7
| 36.7
| 35.8
| 36.3
| 37.9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2
| 45.5
| 43.0
| 43.1
| 43.7
| 注:2009年某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4%。按年均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007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食品价格上涨12.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升26.7%,鲜蛋价格上涨了22.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蛋价格均涨幅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5)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10分) 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6)请你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出谋划策。(10分) |
材料一、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在GDP中的比重
| 1978年
| 1980年
| 1985年.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2003年
| 2007年
| 投资率
| 62.1
| 65.4
| 65.7
| 62.0
| 57.5
| 61.1
| 55.5
| 52.5
| 消费率
| 38.2
| 34.9
| 38.5
| 35.2
| 40.8
| 36.4
| 42.3
| 36
| 注:目前,全球平均投资率为20%,上中等收入国家为18%,高收入国家为19%。 根据材料回答 (1)、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经济信息。(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8分)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绿色消费”成为时尚。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当人类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耗损造成的生存危机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消费者,能否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并扎实地付诸行动,将会关系整个人类的命运。 (3) “绿色消费”理念,告诉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10分) |
图1
图2:
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企业自筹资金等。 图3:
(1)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面对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的严峻形势,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请将图2、图3分别与图1联系起来,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信心的体现。(8分)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到刻不容缓的高度。请结合上述图示的内容,设计一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2分) |
2007年7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江苏省赣榆县,由村民自己编写的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墙,俨然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鲜活的风景。”某校高三(1)班学生看到这一消息后,决定对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展开探究。 (1)请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说明建设文化墙的意义。(10分) (2)同学们经过调查发现,该县规定,建设文化墙,不仅要让老百姓看得懂,更要让他们喜欢看。漫画、诗歌、顺口溜等多种通俗易懂听形式都被运用了起来。为什么文化墙的建设要运用漫画、诗歌、顺口溜等多种通俗易懂的形式?(6分) (3)你认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文化墙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