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庆祝大会,十万群众参加游行活动,演绎了新中国60年流动的发展史,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庆祝大会,十万群众参加游行活动,演绎了新中国60年流动的发展史,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3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千万以下,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模式”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站在历史的瞭望塔,去俯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们发现: 60年,一条奔涌向前的大河。中国“摸着石头”,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那一头,平稳渡向百业兴旺、繁荣富强的这一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 60年,一道蜿蜒坎坷的长路。中国披荆斩棘,从封闭半封闭、亦步亦趋的那一端,顽强走到了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这一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60年,一次伟大崛起的起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从任人宰割、民贫国弱的东方睡狮,摇身变为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巨龙。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12分) |
答案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摸着石头”,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那一头,平稳渡向百业兴旺、繁荣富强的这一头,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60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国披荆斩棘,顽强走到了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这一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④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正是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⑤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改革,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前进的主导力量。(每点2分,共12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矛盾分析法的?(10分) |
建国60年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8分) |
在2009年8月,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开幕。展览会不仅有文字、图片介绍,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模拟实景、场景复原、影视展播等形式,展示60年来,民族自治区走过的波澜壮阔历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二千多条的观众留言中,既有普通群众对五大自治区成就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祝福,也表达着“团结固,事业兴,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同心掬得满庭芳”的殷切期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团结固,事业兴,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同心掬得满庭芳”的原因。(8分) |
(12分)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红歌进校园”歌咏活动在各地学校开展。通过这次活动的广泛开展,在青少年中掀起了“爱红歌、学红歌、唱红歌”的热潮,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喝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昂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红歌进校园”活动的意义。(6分) (2)运用《生活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6分) |
(20分)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1)第③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有何变化?(2分) 材料二: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 (2)运用《生活于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人类应怎样正确处理与气候的关系?(6分) 材料三:中国总理温家宝与会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她指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行、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越这个目标而努力。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道理,简要评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6分) (4)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湘潭市是一个传统工业基地,你认为湘潭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为国家的减排目标作出贡献?(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