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认为: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观点二认为:公民有权知道决策的内容。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认为: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观点二认为:公民有权知道决策的内容。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帮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你赞成那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10分) (2)、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请简要写在下面。(4分) |
答案
27、(1)我赞成第二种观点。(1分)理由如下:①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往往会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所以公民要积极参与决策过程。(3分)②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分)③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过程可以集中公民的智慧,使政府形成科学的决策,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3分)(如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2)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学者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4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18分)材料一:政府账本“晒一晒”,市民都想“审一审”。2009年10月23日广州市财政局网上一公开政府“账本”,市财政局官网就被市民“点爆”,引来大批想来“审一审”的市民。网络监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不受控制性,使得网络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时代特征。 (1)结合材料一,谈谈网络监督的作用。(10分) 材料二:一方面,网络监督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功不可没,另一方面,网络监督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滥用监督权,盲从、冲动和极端化,扩散“不信任政治”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误导了社会大众,破坏了社会稳定和谐。据此,一些同学认为:需要加强对络监督的引导规范。但另一些同学认为:“加强对网络监督的引导规范的做法,侵犯了网民的监督权。” (2)请你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 |
(9分)从2009年6月起,重庆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截至目前,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193人,冻结、扣押、查封涉案资产21.746亿元。为建设平安重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对此,有人认为,重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说明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
据《国内投资民用航行业规定》,允许民营资本可以投资除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外的所有民用航空领域,同时要求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和主要大城市机场需保持国有或国有控股地位。据此回答27—29题。 27.允许民营资本可以投资除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外所有民用航空领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 ) ①平等性 ②竞争性 ③法制性 ④开放性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28.要求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和主要大城市机场需保持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地位。这是因为( ) 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B.每个行业都必须坚持国有资本占优势 C.国有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量上 D.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9.要求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和主要大城市机场需保持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地位,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所规定的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规定的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规定的 |
(32分) 材料一 200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关专家提出,中部崛起要创造新的模式,应面向内陆型,内需型发展。中部的汽车业、制造业、新农业具有绝对优势。中部的改革要有更大的魄力,推行新型的的所有制企业,推进城镇城市化发展,力促新型农业规模化,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和资源的集约型发展。 材料二 20 09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 材料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提出:中部地区存在产业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相对于沿海省区,中部六省的企业国有化程度比较高,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这是不小的“短板”,因此要推进体制改革。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中部崛起”发展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2)“中部崛起”是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说明“中部崛起”的经济意义。(8分) (3)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政府为促进中部崛起以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应如何作为?(12分) |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60分) 材料一:从198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保护气候的决议以来,经历了21年马拉松式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大会。哥本哈根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其主题为“气候变化”。 (1)当今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需要遵循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4分) 材料二: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
(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4分) 材料三: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3)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12分) 材料四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但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更应该是一个发展问题。当前,发达国家扛着应对气候变化的道德旗帜,出于自身战略利益,卖力向世界“推销”低碳经济概念,设置相关议题,使得低碳经济、温室气体减排成为新的国际游戏规则。 (4)历史上欧洲发达国家从新航路开辟以来,对亚非拉地区进行过哪些形式的经济侵略?(8分) (5)一战结束后、二战结束后及当今世界,国际大国分别制定过什么国际政治游戏规则?(3分)其实质分别是什么?(3分)分别给当时的国际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材料五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低碳经济”这个词汇成为热门话题,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成为大家达成共识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 (6)结合材料,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10分) 材料六 在发展经济与保持环境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污染环境。有了这样的思想,高污染的企业,就敢沿河而立,倾排污水,结果河水变质;高耗能的企业就能借地生财,滥采乱挖,结果青山失色;企业身处闹市,照样排烟吐尘,结果污染空气。不难看出,此种发展,不顾环境,不计代价,不问未来,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将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 (7)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 关系。(10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