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项目年份GDP增长率(%)就业人数年递增率(%)年末城镇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项目年份GDP增长率(%)就业人数年递增率(%)年末城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
项目
年份
GDP增长率(%)
就业人数年递增率(%)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4年
11.6
0.5
4.2
2005年
13.5
0.24
4.1
2006年
14.9
0.31
3.9
注:目前该地区尚有失业人数约5万人。
材料二                  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民营经济
外资经济
其他
2001年
35%
20%
15%
6%
24%
2006年
20%
18%
30%
10%
22%
材料三  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轻松、赚钱多;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或者农忙停工回家。
材料四  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2005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材料二中求职女工的想法会有哪些评论?(请写出3个以上要点)
(3)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
(4)结合材料四,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答案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一反映随着该市经济的发展,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但就业人数年递增率呈下降趋势,失业人数仍然较多,说明该市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材料二反映了该市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就业比重下降,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和其他形式就业比重上升,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拓宽就业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材料二中求职女工的想法会有哪些评论?(请写出3个以上要点)
①求职女工的自主择业观和劳动者权利意识增强。②求职女工对劳动合同的作用和劳动者的义务认识需要进一步增强。③要根据自身条件,树立平等就业观。④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
(3)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
①该市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该市政府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③该市政府必须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结合材料四,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①确定选题,围绕选题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手段。②通过上网、看报、听广播等收集我国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③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④寻求专家或企业家的支持,为大学生就业收集建议。⑤整理材料,总结收获体会,撰写调查报告。
解析
(1)此题需要认真读图,注意数据动态变化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2)一方面求职女工的自主择业观和劳动者权利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求职女工对劳动合同的作用和劳动者的义务认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求职女工要根据自身条件,树立平等就业观;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
(3)此题是个经济学题。要求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就业政策。总的来说该市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具体说该市政府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该市政府必须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①确定选题,围绕选题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手段。
②通过上网、看报、听广播等收集我国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③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
④寻求专家或企业家的支持,为大学生就业收集建议。
⑤整理材料,总结收获体会,撰写调查报告。
举一反三
2009年06月09日报道,东航或对上航启动“吸收合并”。6月8日,东航、上航双双停牌。此前市场一度传言的两航合并话题由此再度被热议。东航6月9日公布的公告表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宜和进一步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的计划安排;而上航则称,有涉及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宜,并将在公告刊登后向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有消息说,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和上海国资委正在就东航***在上海进行磋商,初步确定东航作为主导方***上航,核心内容可能是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市场人士认为,为了保留上航的品牌,“东上”***将会参照东航与云南省国资委5月31日“成立双方共同投资的合资公司”的合作模式。目前,推动双方***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双方在共同的总部上海市场均面临市场份额不够强的困境。东航为32%左右,上航为18%左右。而国航和南航分别在自己的总部北京和广州占有45%和50%的份额。如果东航与上航完成***,新公司所占的上海市场份额将有望达五成,在定价能力和控制力上将显著增强。
结合上述材料,调用有关经济学知识,分析东航与上航战略***的重要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零和游戏原理源于博奕论。其意是说,在一项游戏中,如果胜方所得与负方所失相同,当两者相加时,正负正好可以相互抵消,和数为零,即所谓的“零和”。自20世纪以来,“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非零和游戏”,即“负和游戏”或“正和游戏”观念所代替。在“负和游戏”中,尽管赢了对方,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不偿失,可谓没有赢家;而在“正和游戏”中,赢家所得比输家所失多,或者没有输家,其结果表现为“双赢”或“多赢”,此即“正和”。在现代充满竞争的社会,要从“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参与各方必须具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切实遵守游戏规则,才能顺利实现“双赢”或“多赢”;否则,如果只想占别人便宜,为“利己”而“损人”,就不会出现“双赢”的局面,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试结合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有关知识,谈谈“正和游戏”原理对我们的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9年5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工商机关要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上下工夫,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即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严格规范食品许可或登记注册行为;食品市场质量准入制度,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切实把好食品质量关;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严格食品质量监管;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严格食品市场日常规范管理;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制度,严格防范和处置食品安全突发问题;食品安全广告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和监管食品广告行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作制度,严格履行和落实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职责。
材料二、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边振甲日前在北京表示,为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确保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在今后两年中,着力开展四方面的整顿工作。一是严厉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二是重点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和小型餐饮单位;三是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四是加大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什么是宏观调控?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材料中国家主要采取了哪些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针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物价上涨和结构性通胀压力加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调控力度,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比1-5月低0.2个百分点,CPI涨幅逐渐回落。其中城市同比上涨7.6%。农村同比上涨8.6%。然食品、原材料、工业品、住房却同比上涨了20.4%、11.1%、7.6%和10.2%。我国自2007年3月开始,CPI指数一路飙升,从3月份的3.3%升至11月的6.9%,全年CPI平均上涨4.8%。
(1)、上述材料显示了哪些经济信息?
(2)、试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政府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建言献策。
(3)、调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哪些重要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