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广东把能

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广东把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广东把能源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节能减排降耗,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
问题:那么请根据背景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分析广东省如何解决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8分)
答案
 (1)联系的观点,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通过亚洲能源论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加强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共同推动新能源的发展。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优化能源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2分)(2)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广东在解决好能源与经济、社会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坚定信心,正确对待新事物的产生,开发、利用新能源。(2分)(3)矛盾的观点,抓好主要矛盾的解决。广东省当前应当把能源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优化结构,节能减排,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2分)(4)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寻找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广东省要积极制定开发新能源战略和可替代能源的课题研究等等。(2分)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的找出背景材料中的辩证法道理,之后结合这些原理分析广东省怎样解决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回答时注意要全面性,切忌丢点,掉点。
举一反三
2月1日,新华社授权播发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指出:2008年,我们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克服多种困难,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显现。尤其在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和规避经营风险,保障农民工就业和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等方面存在巨大压力。
文件要求2009年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1)、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中央采取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合理性。
(2)、调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如何化解困难,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省沾化县大高镇流钟村的农村妇女时路梅,采用自然养猪法,一年出栏毛猪800余头,赚钱40余万元;同时实现了污染零排放,生产低成本,猪肉好品质,堪称养猪业一场环保革命。
自然养猪法,又叫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它是在猪棚里,将菌种按一定比例掺拌木屑、谷壳、稻糠等进行发酵,作为猪舍的垫料。猪舍的垫料能够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便,其有益菌能抑制猪舍中的病原菌,不会产生臭气。猪的粪尿是垫料中微生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以使微生物有益菌群不断繁殖,转化为猪可食用的菌体蛋白,而成为猪的饲料。垫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垫料表面温度升高,能***死或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成长。采用自然养猪法,猪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发病率降低,用药减少,猪肉无药物残留。养猪时不需要专门清理猪棚内的粪便,没有冲圈污水,不会对环境及地下水源造成污染。采用自然养猪法,每头生猪可以增收节支120元。800余头猪不仅缩短了10天的养殖时间,而且少用饲料4万多斤,光料钱就节省5万多元。
今年沾化县坚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在全县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把农村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起来,转化为生物质能,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基本在全县实现了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饲料绿色化和利润稳定化的“四化”目标,极大地推动了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分析说明采用、推广自然养猪法的好处和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10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讲话时指出:“十年来,中日韩经贸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三国贸易额翻了两番,从1300多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5000亿美元。三国经济总量已占东亚的90%、全球的近17%,东亚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中日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影响中日关系的不和谐音符由来已久,不友好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把台湾包括在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争夺我国领土钓鱼岛等,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着中国的国家利益。发展中日关系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既要珍视和推动中日交流合作的良好势头,又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妥善处理中日关系,使中日关系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决定因素有哪些?
(2)中日韩三国能够交流合作的政治学原因是什么?
(3)说明发展中日关系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哲学依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现在全国耕地保有量只有18.3亿亩,只占土地总面积的 13.7 % ,人均耕地只有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一些地方在发展的冲动及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直接或变相圈占土地,违法占用耕地,损害农民和国家利益。
材料二  2006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006 年 9 月 5 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材料三 物权法草案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并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具体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由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依照物权法草案规定的补偿原则和补偿内容,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
(l)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认识?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4)谈谈材料三体现的哲学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