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时说,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我们将按

材料一 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时说,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我们将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时说,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立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依靠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创新发展模式。
材料二 李***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是在总体和平的环境下实现的,今后更需要维护一个和平的环境,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的原因。
(2)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3)结合材料,说明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案

(1)①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②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基础③政府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增强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2) 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能引起质变。②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在总体和平的环境下实现的,就体现了这一点。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说明了这点。
解析

[小题1]本题以本题以第四十界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正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运用课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来解答。
[小题2]本题以本题以第四十界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产业结构调整一般涉及两个原理,解答时运用所学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即可。
[小题3]关于和平与发展的问题,考试中常常以新闻时事为背景,需要引起注意。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设问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即可。
举一反三
在社会听证制度讨论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同学甲:决策是政府的事,举行听证会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同学乙:消费者代表人微言轻,政府决策是根本不会考虑他们的意见的。
同学丙:举行听证会可以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决策中如何对待公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假如你参加这堂讨论课,就以上3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北京世界文化遗产景点票价上涨在舆论界吵得沸沸扬扬。根据调整方案,部分景点票价上调幅度超过一倍。如故宫门票价格淡季由每张40元调整为80元,旺季由每张60元调整为100元。涨幅太大是民众反对声四起的主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启动了价格听证会决策程序,但其程序本身的合理性颇值得质疑。北京发改委此次的票价调整听证会,由于仅有当地代表,没有外地游客和北京市民中的中低收入阶层的声音,听证会反映的意见不全面、不充分,没有体现普通群众的利益。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行政听证制度有什么重要作用?
(2)材料中北京发改委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1)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阐述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意义。(7分)
(2)请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运用有关政治常识,阐述党中央为什么要作出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决定。(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
材料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7分)
(2)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为什么说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7分)
(3)广大党员干部应如何提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华社电:中共中央***胡锦涛就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运用有关政治常识,联系新农村的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