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二: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三农”问题发出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等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因此,国家着手解决9亿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拨出专款扶持建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2)联系上述材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定位。
答案
(1)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点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
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答“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亦可)。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统一,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
解析
本题是经济和哲学的综合题,主要考查“哲学中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正确价值观”“经济中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一是理解三则材料的主题“保障民权、关注民生、解除民忧”;二是把握三个设问的知识切入角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价值定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举一反三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试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应怎样构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

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众所周知,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物质保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主要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纷纷告缺,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1年海信集团开始自主研发电视芯片,2005年6月,海信“‘信芯”芯片正式通过国家权威鉴定,从此,中国产彩电有了中国“芯”。该成果成为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开发的一次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大公司长期以来对彩电核心技术(芯片)的垄断,从根本上扭转了受制于人的局面。2006年6月海信集团主营收入同比增长35.95%,净利润同比增长61.01%。目前,海信彩电市场占有率达到13%,连续15个月居国内市场第一位。
材料二:党中央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议“十一五”规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海信集团自主研发电视芯片的意义?(6分)
(2)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怎样提高创新能力?(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通,青藏铁路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中国铁路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型绿色工程”。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国家投入15.4亿元的资金进行环境保护。
在野生动物专项研究方面采用设置动物通道方式,留出动物迁徙空间。在加强植被保护方面,开展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积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构和再生。在湿地、湖泊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架设桥涵、以桥代路等工程措施,保证了江河源区生态功能不受影响。在确保多年冻土环境稳定方面,开展冻土环境科研试验项目,采用各种工程措施,确保冻土环境的稳定。监测结果显示,青藏铁路建设对江河湖泊水质无明显影响,植被、冻土、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沿线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铁路两侧自然景观未受破坏。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应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