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辨析: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辨析: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答案
(1)我国宪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确立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法律原则,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即使劳动者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权益也应该得到保障。只要劳动者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与用人单位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履行劳动义务,从单位领取报酬,法律就视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并对这种劳动关系给予保护。尽管如此,劳动者仍尽量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劳动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
解析
劳动合同的约束力是来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管理的依据。若认为只要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有了保障,劳动者就能够自觉履行义务,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那是错误的,回答本题必须明确这一点,这是关键所在。
举一反三
自然界是具有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材料一: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
(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如何理解恩格斯的这一论断?(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请回答: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什么?(2分)
(3)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幅《小牛学耕》的漫画:画上有一农夫,手牵牛绳,剑眉倒竖,大喝:“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后面一干瘦老头,秃顶,戴副眼镜,身穿黑马夹,模样有点酸,使劲地揪着牛尾巴,理直气壮地回答:“不会耕田,怎能下田?”
请你运用有关哲学知识简要评析农夫与老者的观点(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