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材料一“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但必须看到,中国教育不公的问

(25分)材料一“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但必须看到,中国教育不公的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材料一“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但必须看到,中国教育不公的问题依然严峻。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出的庄严承诺。两会强调:“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材料二“博客” ( blog )是“网络日志”的意思,它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写“网络日志”的人被称作“博客”。近几年,一些人大代表在人民网上开“博客”,成为两会期间的一大看点。本届一名人大代表说:“今年我还会象去年一样,把提案发到‘博客’上,这对于完善和提高提案质量很有好处,可以更好地发现民众的需求,了解民众的观点和态度,倾听民众的愿望和心声。”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
(2)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人大代表在网上开“博客”的哲学道理。
(3)人大代表在网上开“博客”体现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
(4)假如你是一名“博客”,在 2007 年两会期间请你提一个你所关心的问题并就这个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 发展公共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物品。② 市场对教育资源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都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③ 教育事业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财政投入。
(2)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②要求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人大代表在网上开“博客”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3) ① 代表委员通过网络开“博客”,表达和宣传自己的思想见解主张,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表现,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 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通过在网上开“博客”这一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 政协委员在网上开“博客”,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
(4)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当前社会焦点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应强化文化职能,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实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应加强国家管理经济职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生产流通秩序。
解析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情也可酌情给分
举一反三
(11分)2007年9月,山东省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50名“全省道德模范”和142名“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受到表彰。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办事处居民齐亚珍、济南铁路局济南客运段K15/6次列车列车员王志友等榜上有名。“虽然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但在道德方面足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虽然他们未必留下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在齐鲁儿女心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和感动。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说明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重要意义。
(2)济南市某中学深入开展“学习道德模范,锤炼高尚品格”宣传教育活动,
请你筹划一下活动的主要形式。
(3)你认为应当学习道德模范的哪些高尚品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注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示之年。2008年开始公休假的调整,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使民族精神得到空前迸发;奥运会成为展示我国民族精神的又一个舞台;9月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把民族精神润透到青少年的心中。2008年为我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
当前我国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08年l2月1日起,家电下乡工作在全国l4个省市区展开。按照政策规定,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冰柜)、手机、洗衣机等四类产品,按产品销售价格的l3%给予财政资金补贴。据测算,4类补贴产品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4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9200亿元。
材料二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由2008年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防一控”到如今的“保增长”。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材料三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8日至l0日在北京举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成为会议主题。会议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
(2)请用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说明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频繁变化的哲学依据。
(3)简要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政治常识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十载的期待,几代人的努力,今朝终于结出硕果。众望所归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三通”于2008年l2月15日正式启动,两岸同胞魂牵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实现,海峡交流往来从此迈入“天堑变通途”的全新境界。“合则两利,通则双赢”。
走过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航线截弯取直,北京到台北可少飞ll00公里,上海到台北可少飞l000公里。以空客320的速度,约可节省飞行时间l小时20分钟,省油8吨。据统计,直航后以l万吨级货柜船来说,每一航次可节省2万美元支出。根据台湾“陆委会”统计,海运直航每年可节省运输成本约8.2亿元新台币,还可减少约一半的运输时间。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更高兴的是企业。
(1)结合材料与企业的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更高兴的是企业。
(2)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简要说明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后可能出现的“全新境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2008年11月18日,海南省政府第l8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海南省出台的首部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指导性意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来,海南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海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和动漫产业等,但这些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海南省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产业结构与优化升级依然任重而道远。《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建设生态省,有着重要意义。材料二与国家2007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相比,海南省的《意见》充分结合了海南省的产业发展实际,更具有海南的地方特点。有些项目是在国家目录上有,但因不符合海南实际情况而被删减;还有一些则是海南省控制比国家目录严格的……在《意见》中列出了各种分别在海南受到鼓励、限制和淘汰的产业目录。’其中,“鼓励类”目录共有5大类258小项;“限制类”目录共有10类82小项;“淘汰类”分落后产品和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两大类,共168小项。
材料三御天时,取地利,就人和,这是海南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制胜之策。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为2009年海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政策动力和重大机遇,这是海南战胜金融危机的“天时”优势。海南的资源独特性、唯一性不可替代,反季节瓜果菜市场巨大;房地产拥有生态、健康的品牌;海岛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引进岛外需求的潜力巨大。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海南省战胜危机的“地利”优势。 2008年,多位中央领导来海南视察,为海南更好、更快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的探索,海南全省上下对省情的认识达成了共识,确立并坚持了“生态立省、开放强省、产业富省、实干兴省”的发展方针,找到了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海南战胜危机的“人和”优势。;
(1)分析材料一、二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12分) .
(2)请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为海南建设生态省提出几点建议。(12分)
(3)结合材料三,试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海南战胜金融危机的“天时”“地利”优势为什么能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