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珍视和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指出作为人民代表,不能“会而不议”“代而不表”“散会就了”或者只是盲目地“举举手”,而应当多替人民说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珍视和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指出作为人民代表,不能“会而不议”“代而不表”“散会就了”或者只是盲目地“举举手”,而应当多替人民说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珍视和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指出作为人民代表,不能“会而不议”“代而不表”“散会就了”或者只是盲目地“举举手”,而应当多替人民说话,多为人民办事,否则就愧对选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     (6分)
(2)作为人大代表,应当怎样“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6分)
答案
⑴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他们来自人民,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因此,人大代表应当“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
(2)第一,珍惜权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认真行使各项权利;第二,认真履行义务,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解析
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举一反三
某单位一女职工听说本单位领导有经济问题,便进一步夸大事实,四处散布该领导受贿数万元,闹得满城风雨,直至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专案调查后,方澄清事实。事后有关部门找她谈话,指出她的错误,她却振振有词地说,《宪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监督权,拒不认错。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假如请你做做这位女职工的思想工作,对之晓之以理,你准备怎样对她说?
(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材料一:曾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半的格林斯潘2005年5月发表著名论断:佥融市场自我监管比政府监管更为有效:离任二年后,面对2008年的金融海啸,格林斯潘在10月23日国会作证时无奈地承认,缺乏政府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缺乏政府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6分)
材料二:为应对世界金融海啸,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11月9日,国务院宣布投资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通过对教育、卫生和住房、社会保障等投资,提高居民收入等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对农村地区、地震灾区、西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有助于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改革税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管理等措施来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面对曰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成立合作探究学习小组。闱绕“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生态文明”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本校同学及家长中展开调舂-发现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的现象非常普遍。通过本次调查,同学们认识到白色污染与人们的消费观念密切相关。
(1)请问在抵制白色污染的过程中,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其核心是什么?(3分)
第二小组了解到,在国家“禁塑令”执行之前,就有一些生产不符合国家新标准的塑料盒或塑料袋的企业纷纷***或转型生产其他产品的生产。国家“禁塑令”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人们又抱怨纸袋、布袋等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通过调查使同学们认识到,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塑料盒、塑料袋会危害臭氧层;用它们装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它们不易降解,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6分)
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深深感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他们建议学生会组织一次主题为“绿色消费校园行动”的宣传活动。
(3)请你给此次宣传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实施方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位退休职工将其珍藏多年的宝贝传给了他的后人:十本记录着他一生工资收入和支出的笔记本。正在读初中的孙子翻看这一传家宝时,发现这样几个数字:1966年全家全年总支出360.4元,其中购买食物用去了180多元,全家一年买新衣服3件,用去了28元。两项合计占全年总支出的60%多。2005年,全家总支出38 000多元,而用于衣食的消费占总支出的不到20%。
用于衣食消费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怎么会下降了呢?难道2005年的消费水平还不如1966年吗?请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在的中学生,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据此回答:
(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观?
(2)你作为一名理智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应如何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