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企业社会责任被推到了时代前沿。例.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8年11月24日,一篇名为《2008年是中国企业家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企业社会责任被推到了时代前沿。例.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8年11月24日,一篇名为《2008年是中国企业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企业社会责任被推到了时代前沿。
例.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1月24日,一篇名为《2008年是中国企业家集体形象崩溃的一年》的帖子在某论坛迅速被顶上首页,一周之内点击量超过10万。发贴人“梦回徽商”在文中呼吁中国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公民意识(企业公民意识是指企业以“社会公民”身份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
材料二 同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新闻中心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2605人参加)。下列是本次调查的相关内容和结果(节选)。
表一
问题
调查结果
公众心中中国企业公民的形象如何?
31.6%的人认为中国企业的企业公民意识较过去有所进步
53.4%的人认为中国企业在“企业公民”方面做得很差

表二
问题
调查结果
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85.9%的人更看重企业是否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77.2%的人更看重企业是否关注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
69.7%的人表示企业应明确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商业道德规则
51.9%的人认为企业应拥有系统的员工生涯规划
49.5%的人认为“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更重要。

表三
问题
调查结果
中国缺少“企业公民”的原因是什么?
74.5%的人认为是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还不够
74.0%的人认为是社会上对企业的监督和制衡的力量都很弱
44.8%的人认为是中国缺少“企业公民”的生长土壤
40.4%的人表示这是由于中国企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企业公民”意识

表四
问题
调查结果
如何提高企业的公民意识?
77.9%的人认为整个社会应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衡
69.4%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监管,防止企业的违规操作
54.4%的人表示应该让企业意识到,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1)根据表一,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公众心中中国企业公民的形象”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2)有网友认为,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在于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
(3)政府在促进企业加强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应履行哪些国家职能。
(4)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中国企业应如何提高企业公民意识,加强社会责任。
答案
(1)①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会有所不同。“中国企业公民的形象”在公众心中存在较大差异性体现了这一观点。
②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公民的形象”在公众心中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2)①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有利于顺利的实现商品的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既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扩大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②企业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是企业诚信经营的体现,既维护了消费者的安全,又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并引领其他企业发展。从上述两点来说,企业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也就是承担了社会责任。
(3)①政府应切实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查处侵害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非法企业。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促进企业加强社会责任。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强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宣传。
④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企业履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完善社会保障的社会责任。
(4)①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强以提高企业公民意识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
②在企业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③在企业中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解析
(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找差异性的原因。要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及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原理。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会有所不同。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公民的形象”在公众心中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原因所在。
(2)注意是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即分析企业为什么要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3)此题考查政府的职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都有。
(4)从文化生活角度谈企业该怎么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加强以提高企业公民意识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在企业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举一反三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完成包括台湾在内的统一祖国大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
请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简述坚持一个中国的必要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革命和创新的重点任务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从政治学常识的角度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辨析: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世界银行2004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贫困人口已从1981年的4.9亿减少到目前的8800万,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材料二 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2900万和约60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