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
材料二
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以享受程度不同的让利折扣。
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
(1)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14分)
答案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在当前经济困难的特殊时期,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注重经济的平稳增长,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2)积极影响:发行消费券会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福利,刺激消费需求。能起到扩大企业严品销量的作用。消费券在短期内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宏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财政型”消费券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甄别消费券的发放对象会增加政府的执行成本:单独使用消费券消费会使居民把本来用于消费的钱储存起来,消费需求不一定扩大;发放消费券是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把握考点是考查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即政府工作原则和职能。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从材料中有效信息,可以看出政府履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这道题关键是对政府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再结合材料进行做答就行。
解析
(2)本题以发行消费券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属于“意义型”的题,需要把握好主体,对谁有意义,而设问中已给出了有效信息“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所以注意从这三个角度“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来联系现实分析积极影响,及局限性,要注意角度的全面。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乘着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的东风,天津滨海新区将着眼于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依靠区位、港口、土地和功能优势,打服务牌,在高起点、高层次框架内实现经济融合,加快区域间产业的梯度转移,发挥新区在环渤海地区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小题1:运用经济学的道理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性。
小题2:运用内外因关系分析应该如何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说明“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8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供应紧张上。因此,从2008年7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但对于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同时发改委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监督检查,督促煤炭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电煤价格政策。自2008年8月20日起,国家发改委又将全国电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分钱。电网经营企业对电力用户的销售电价不作调整。
材料二:电力行业有其特殊性,电力工业供应与需求的矛盾是电力运行中的基本矛盾。2009年2月19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准确、及时地把握电力供需形势,合理地规划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到未雨绸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当务之急就是要再次抓住电力供需进一步缓和的机会,下决心调整电力发展的思路。采用“分时定价”方式;坚持在结构调整中加快电力的发展,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电力建设规划适度超前;消除所有制歧视和行业歧视,以更开放的姿态实现电力工业的第二次创业。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开源与节流并重;推进农村电气化,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国家的电价调整方案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们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供需矛盾?(10分)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解决电力供求矛盾。(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



 
  



 
 

 
 

 
图1 
图2
注:数据由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发布。                                                  
小题1:(1)图1、2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并据此说明要促进我国当前经济平稳发展应实行怎样的财政政策。
小题2:(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人们怎样才能正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推动经济发展。
小题3:(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注:同比增长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较;产业增加值反映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1)分析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材料二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再到当前为应对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衰退而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传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合理性。(10分)
材料三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四个“核心数据”中,七大“民生指标”非常抢眼。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20亿元促进就业;为企业居民减轻税负约5千亿元;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461亿元……。美国《侨报》对此发表评论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领导层今年的决策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笃行“为政之要首在利民,为治之道重在安民”。
(3)结合材料三,逐一分析上述民生指标的实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8分)
(4)从国家职能的角度,分析说明国家应怎样实施经济职能才能更好实现“安民”、“利民”。(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