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学历史老师,但下学期可能去附近一所小学支教五六年级数学课,不离开原单位,我虽然学的文科,但小学的那点数学我自认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是可以能够应付.

我是中学历史老师,但下学期可能去附近一所小学支教五六年级数学课,不离开原单位,我虽然学的文科,但小学的那点数学我自认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是可以能够应付.

题目
我是中学历史老师,但下学期可能去附近一所小学支教五六年级数学课,不离开原单位,我虽然学的文科,但小学的那点数学我自认为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是可以能够应付.
最近我一直在看五年级数学的教案,却突然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虽然数学题的表现形式可以千变万化,本质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运算法则,数学基础是不变的.可是如何使孩子们很好掌握这些东西我觉得就不简单了.
确实很多题目看起来就是没有固定解题规律的,这个孩子们也许觉得最难.比如说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例题讲的只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图形,可是习题中的组合图形情况远不止如此简单,有的是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图形,有的是梯形和正方形的组合,甚至很多题目还会要求两种方法计算.
还有列方程解应用题,找对数量关系式,然后设置未知数x当然是通用方法.可是除了有特定解题规律的分数应用题,归一应用题以及求平均数应用题,还有很多所谓的一般应用题是没有固定解题规律,和固定关系式的.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那就是小学数学进入高年级后内容日益抽象,可是10-12,13岁的孩子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还极不完善,因此高年级应用题以及几何体的教学一直是教学难点.
我个人想的是先把五六年级的数学教材结合专业的教案看一看.然后放下架子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请教.
书上列方程解应用题有一道这样的巩固习题,商店运来8框苹果和10框梨,一共430千克,每框梨23千克,每框苹果是多少千克?
只是使孩子们单独学会了做这道题当然不是目的,应该怎么样才能使他们深刻领悟其中的一些数学思想,然后做到举一反三?
答案
对于你的上面提到的观点:数学是万变不离其宗,我很赞同,以前我学数学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所以书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东西都要记得很清楚,不能混淆,其次,数学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培养这个是重点,首...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