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有哲理的是?10个
题目
古诗中,有哲理的是?10个
答案
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末肯降,***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杨万里《过松塬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陶渊明《杂诗》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有关胞吞与胞吐
- 碳酸钠晶体俗称石碱,其化学式为Na2CO3·10H2O.
- I believe your love语法正确吗?
-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由1分米增加到2分米,它的周长增加了( )分米
- 如果把一个小磁针放入通电螺线管的内部,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将指向螺线管的N极,为什么啊?
- 改错:She ate two slices bread.
- 已知X~2+AX-12能分解成两个整数系数的一次因式的乘积,则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
- 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问题1,比35142小的有多少个?问题2,若把这些
- 中文翻译the local butcher
- 鸽子的天敌是什么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