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题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答案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七律长征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课文简说.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2.词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过几重山就是钟山.而钟山,就是诗人的家乡.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蔓延起来,当春风绿了江南两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长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见其情之浓烈.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一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课文简说.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2.词句解析.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小诗,其实包含了作者艰辛的构思过程,应该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 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当然他见秋风而想的不仅是家中的美食吧?否则怎会“意万重”呢?同是起乡思,张翰“命驾”而归,张籍却不能,恐怕这里又多了一份不能归乡的惆怅和无奈吧!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2.词句解析.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而作者于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这首词在表达上与李清照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
子?芭蕉》)”有异曲同工之妙.
长征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
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 .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
1.课文简说.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卤是Ь?约岫ǖ挠锲?硐殖龊炀?娑猿ふ鞴?讨械那?淹蛳眨?蘧迳?ヌ炝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