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民居、和民间工艺品

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民居、和民间工艺品

题目
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民居、和民间工艺品
答案
别.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 在凯里苗族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朝鲜族
  朝鲜族通用语言为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属音位文字类型,有40个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切块、撒上豆面并加稀蜜、白糖 制成.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吃起来清凉爽口,味道鲜美.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漂净,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进大缸密封制成.腌制时间越长,味道越可口.
  朝鲜族住房的构造,主要是木构架承重.地基用土垫起30厘米高的台基,周边再砌上石块.外墙也是先立起木框架,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外抹泥浆,白灰罩面,中间充填沙土;也有不填沙土,做成空心墙的.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的板条墙.门窗为推拉式,门窗口的尺寸相同,往往是门窗不分,都可做出入口,窗棂竖向排列密,横格间隔远,再加门窗口狭长,使得本来低矮的房身给人以挺拔秀丽之感.屋顶多作成四坡式,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椽子上铺稻草帘或柳树枝条,上面抹泥,再覆盖30—50厘米厚的稻草,最后用草绳编成网格,将整个屋顶包住,或用草帘逐层相搭接,将屋顶盖满,以防起风将稻草吹散.在城镇中,住宅多用青灰色陶瓦屋顶.瓦顶坡面略有曲线,檐头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翘起,瓦当和脊头加简单花饰,形成活泼明快的风格.
  畲族
  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客家饮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广泛而深刻.先从饮食的原料说起,客家人很重视的棱米,就是从畲族学来的.杨澜《临汀汇考》卷4((物产考》载:“汀人……又有棱米,又名畲米.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木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说明棱米本为畲民特产,后来却成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饮食习惯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绿荷包饭”、“竹筒饭”,也应是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土著民那儿学来的.例如,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诗写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着裹盐归炯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说明“绿荷包饭”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风俗,是客家“绿荷包饭”源于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证.
  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现在属于重庆市).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青昧.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吊脚楼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在调式上,徵、羽调式较多,宫调式较少,部分民歌有调式交替现象;曲式结构上以二乐句、四乐句、五乐句的乐段结构较多;在一些偏僻山寨,有一个乐句不断反覆的乐句式结构.在各种民歌中,多段(联曲)体结构比较普遍;旋律多为级进,与语言紧密结合,富于吟诵性.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