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古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题目
古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案
省力,而且可以拉两个人.现在北京街头上仍可见有载人三轮车.载货的三轮车是平板,叫平板三轮.
  10、手推车,是一种独轮车.车轮在车身下面,居中.二车把在后,末端系有车襻.人推车时,车襻搭于颈后和两肩,两手分握车把,向前用力,推动车轮运转.车轮车轴原为木质,较笨重,推车费力.车行时,车轴摩擦车耳,发出吱咯吱咯的响声.后改进为胶轮轴承,推车省力,且无噪声.手推车功用较广,既可载人,又可运货.旧日北京卖水的、卖菜的、掏粪的,以及农民运土运粪、运稼运粮,大都用手推车.
  11、喜轿和白轿.过去,北京的平民百姓也用轿.一般结婚时用的轿叫喜轿,送丧时用的轿叫白轿.喜轿是结婚时新娘坐的,一般为红轿,轿夫4人,前后各2人,有的地方除红轿外,另有两乘绿桥,是男方娶亲太太和女方送亲太太坐的.20年代后,流行新式婚礼,北京人结婚才渐渐改用马车或汽车迎亲.白轿是旧时有钱人家发丧时用的.老北京的风俗是,送葬的晚辈乘坐白轿.若是女人,限于已婚者,未嫁女子不能坐白轿.
  12、扛肩、背负和挑担.扛肩俗称“窝脖儿”,是旧北京城里的一种行业.干这行的人主要是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妆.极少数“窝脖儿匠”为皇室扛运贵重陈设,这样的“窝脖儿匠”专归皇宫懋勤殿绳子库管.窝脖儿需有一定技能,一般人“窝”不了那些又长、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他们的“窝”法是,先将要搬运的物件放在一个一尺半长、一尺七八宽的长方木板上,并用软线绳捆绑好.然后由二人抬起,放在“窝脖儿匠”的垫有一根下铺棉布垫板条的肩上,“窝脖儿匠”一手扶物件,一手前后甩动,两眼向前平视,迈大步急行.到达目的地后,仍需二人将肩扛物件接抬下来.除了肩膀能扛外, “窝脖儿匠”还需有健步如飞和拆装各式家俱的技能.清末北京有名的“窝脖儿”范茂贵,仅用4天时间,就把60斤重的铜狮子“窝”到遵化马兰峪的慈禧太后陵墓去.背负就是背运东西,甚至背人.清末,北京多大雨,街路积水成河,没膝没腹的,一般人难以通行,遂有专门背人过街而挣几文钱者.至于旧时北京卖菜的、卖鱼虾的、卖鲜花的以及煤铺送煤、灰铺送灰、饭馆送酒菜等,多是担挑.扛肩、背负、担挑,都是以人力为主的交通运输形式.
  13、船是主要的水路交通工具.古代的船也是多种多样.远的不必说,明代有黄船(御用)、马船(由川滇转送马匹专用,永乐迁都北京后,专用运送官物)、快船(水军征战用)、海运船(备使西洋诸国)、供应船(为皇室捕渔用)、后湖船(在南京后湖,为楼座船,供游览用)、战船(征战用)、粮船(又分遮洋船和浅船二种,均用于漕运)等等名目.② 清代则有粮船(漕运用)、战船(又有外海与内河战船的区分)、水驿船(用于水路驿站)、应差船(又有沙船、便民船、黄快船、楼唬船、宣楼船、大江差船等细目,备官府随时差遣)、救生船(专于江河激流险滩处备抢险救生用)、浮梁渡船(藉以渡河用)等等类分.③ 但是,在北京地区能见到的,仅黄船、粮船、水驿船、浮梁渡船等而已.黄船,在上面的《御用交通工具》部分,曾谈到龙舟,就属黄船之类.《明会典》载:“国初造黄船,制有大小,以备御用.至洪熙元年(1425年)计三十七只;正统十一年(1446年)计二十五只.常以十只留京师河下听用.”④ 《养吉斋丛录》所谓前明遗留于北京皇城西苑太液池中的“蓬岛飞龙”一船,是否就是明代留用于京师湖中的黄船之一呢?颐和园内至今存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雕造的石舫,光绪十九年(1893年)稍加改造,改名清宴舫.这个石舫虽然只具有象征意义,并无实用价值,但通过它可以想见明清黄船的样子.明初南京后湖(即玄武湖)船或许与其相仿.
  14、粮船,是专门用于漕运的船.海运粮船叫遮洋船,河运粮船叫浅船或剥船.北京作为金、元、明、清的帝都,它的粮食供应和财源完全仰赖于东南.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大规模的漕运,就没有北京作为千年帝都历史地位.正因为如此,当年北京的粮船是很多的.永乐初,无论是海道运输的遮洋船,还是运河运输的浅船,都能由直沽(今天津)溯白河而至通州.后来只有蓟州军饷用遮洋船海运,北京和通州国库里的粮食,全由浅船运输.明万历年间,用浅船运达京、通仓的米粮达370万石,而遮洋船运至蓟州的军粮仅24万石.同时间内,全国造船共12143只,其中浅船占95%以上.据文献记载,一只四百料浅船,底长5丈2尺,头长9尺5寸,梢长9尺5寸,底阔9尺5寸,底头阔6尺,底梢阔5尺,头伏狮阔8尺,梢伏狮阔7尺,梁头14座,底板厚2寸,栈板厚1寸7分,钉1尺3钉,龙口梁阔1丈,深4尺,使风梁阔1丈4尺、深3尺8寸,后断水梁阔9尺、深4尺5寸,两 〓(上“广”下“敢”)共阔7尺6寸.打造这样一只浅船,需用楠木7根,楠木短枋、连二枋、连三枋各一块,榆木1根,杂木5根又3段,大小钉锔700斤,艌麻200斤,油灰200斤,桐油30斤.⑤ 清代的运粮剥船大小有变.例如顺治初年造的粮船,船底长5丈2尺,中间阔9尺5寸,龙口梁、使风梁阔均不过1丈4尺,断水梁阔不过9尺,船体大小与明代浅船相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题准,各省粮船式样改定为长7丈1尺,阔1丈4尺4寸,较以前增大.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因“各省漕船过于高大沉重,行走濡滞”为由,议准北河官设剥船1500只,每只身长5丈8尺,中阔1丈8寸,后阔8尺1寸,九舱,每舱深3尺,装米300石,⑥ 又比康熙时船小了许多.
  15、水驿船是水路驿站专用的船只.样式不见记载.明代于通州设有水驿,必定有水驿船无疑.
  16、浮梁渡船,是以船作桥渡河涉江的交通方式.据《清会典事例》卷939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年),“将顺天(府)通州额设桥船五十内,拨给三河县泃河六船.”这样以来,通州的桥船尚余44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拆造通州桥船二十二,作为定额.”此后,通州则有22只桥船.雍正元年(1723年),“古北口滦河设渡船四,交与汛官管理.”乾隆五年(1740年)题准,“直隶省古北口渡船朽坏,别设渡船二,增设桥船十四.”作为浮梁渡船,需要的是坚固耐用,无需精雕细饰,所以这种船如同运货的马车、骡车、大车一样,样式简单,制作省力.
  无论黄船、粮船、水驿船和浮梁渡船等,除顺水时可借助水力、顺风时可借助风力之外,主要还是船夫的纤拉和撑划.也就是说,仍是一种以人力为主的水上交通工具.
  17、骑马.马是古代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次论文主要介绍马.
  历朝历代的驿站,都备有若干马匹,以供递送文书的人或过往官员骑乘.马跑得快,跑得远,将士出征离不开它.但在北京城内,文武大臣上朝,除了少数高官之外,都要骑马.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