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苏教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的一些问题

请问苏教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的一些问题

题目
请问苏教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的一些问题
请问《十六年前的回忆》与《卖火柴的小女孩》;《詹天佑》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1.这些分别归为一类的文章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运用什么方法写作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请简要叙说,每个不超过45字)谢谢!
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课文前后照应,读者读了会对事物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
2.《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前后照应,用词准确,表现力强; 《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象丰富、合理修辞手法多,运用联想和想象,让幻觉与显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记叙了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后和敌人作斗争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
《卖火柴的小女孩》表达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


《詹天佑》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都是记叙名人的文章
2.《詹天佑》文章选材精当,中心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2、含蓄的表达方式3、设疑──叙事──释疑
 
3.《詹天佑》本文记叙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他身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1.相同点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都采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手法.
两篇短文都讲了民居的形成原因,
两篇短文都通过民居,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采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手法.


3.《客家民居》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各种少数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