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中原音乐文化的特征?
题目
先秦时期中原音乐文化的特征?
答案
音乐本来就是人类抒情声音.除去由咽喉与口腔发出种种不同的声音,以表示喜怒哀乐之情外,也渐渐借助于其他事物,如前文所说夔“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之类.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被认为是埙的陶制吹器,河姆波遗址也有竹哨.这些都具有乐器性质.宫商齐奏、八音克谐的音乐体系,从传世的青铜器来看,应完备于周代,至春秋战同又有所发展.文献记载方面,《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又《论语·八佾》:“子渭韶,尽美矣.又尽善比.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虽然“韶”和“武”这两种音乐是什么样子,已无从得知,孔子既然听过,又如此赞叹,总是已经具有——定规模、相当复杂的音乐活动.乐律方面:其时已有了宫、商、角、徵、羽五音和变宫、变徵两个半音,合成七阶.又有了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等六律,属阳声;大吕、林钟、南吕、应钟、夹钟、仲吕等六吕,属阴声,合为十二律吕.已经是十分有规律而复杂.
至于作乐的原理,《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散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共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可以说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乐器的原料,当然不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制作的乐器:钟、鼓、琴、瑟、笙、箫、竽均已见于文献.钟所派生的钲、铎之属,《周礼》等书也有记载.古乐音律具体如何,尚难断定.清人吴大澄得到一枚玉琯,按照书籍所载,用一千二百粒中州小米测验相符,认为就是黄针律管.其说详见所著《古玉图考》,但还是纸上谈兵.直到建国以后,发现了全套编钟,研究古乐才有办法.更主要的是从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战国初期的整套六十五个编钟、三十二个编磬、十弦琴、五弦琴、漆瑟、笙和十三管的排箫.曾侯乙墓可以说是一处地下音乐陈列室.
传世的琴均为七弦.五弦琴只文献中说过舜援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看来最初就是五弦,发展加倍为十弦,实际上有三根弦用不到,才省为七弦.曾侯乙墓的两琴也为我们提出考虑丝乐发展的思路.传世七弦琴的弹奏方法,是七弦十三徽.左手按徽位,右手拨弦弹奏.计有弹、抹、勿、剔、轮指、过弦、泛声等基本手法.可见其音响之复杂.五弦、十弦琴谱不传,但可以类推也是很复杂的,即此一端即可看出当时音乐的水平.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