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朝廷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皇帝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拓跋部的拓跋珪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发动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五胡乱华以后,终由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其时北魏历代君主都已重视汉文化之学习。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冯太后与朝臣李冲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以农业为主体的大帝国。由于孝文帝由属汉族的冯太后抚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即位后才有日后的汉化政策。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改革的必要性)。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特别是公元445年(太平真君六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发动了十余万群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公元471年(皇兴五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政治
整顿吏治
公元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变革税制
公元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颁俸禄制
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离职时移交下任。[2]
改革官制
太和年间,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迁都洛阳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不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是仿效先祖的美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3]
经济
行均田制
公元485年(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4]
创三长制
公元486年(太和十年),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 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改革租制
公元486年(太和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文化
禁胡语
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汉姓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拓拔(皇族)→元姓
独孤→刘姓
丘穆棱→穆姓
步六孤→陆姓
贺赖→贺姓
贺楼→楼姓
尊孔子
孝文帝迁都洛邑后,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后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祖先。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魏书》卷四十
——《魏书》卷二十二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鲜卑人乐俑 | 魏晋以来,中国各民族的融合趋势加强,这是当时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 |
——《魏书》卷四十 | |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 |
——《魏书》卷二十二 | |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孝文帝曾说:“皇帝经常犯的毛病在于不能处心公平、诚意待人。如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做兄弟。”由此可见,孝文帝的民族观是 | |
[ ] | |
A.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B.本是一家,和谐相处 C.荒服之外,无非藩属 D.胡越一家、民族平等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 |
[ ] | |
A.促进民族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大一统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准备了条件 | |
孝文帝曾说:“皇帝经常犯的毛病在于不能处心公平、诚意待人。如能做到这两点,则胡、越之人都可以做兄弟。”由此可见,孝文帝的民族观是 | |
[ ] | |
A.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B.本是一家,和谐相处 C.荒服之外,无非藩属 D.胡越一家、民族平等 |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出当时 | |
[ ] | |
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新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民族 |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人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
[ ] | |
A. 为隋唐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B. 促进民族大融合 C. 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 |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A.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 灌溉等农业工具的改进 C. 水利设施的大量兴修 D. 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 |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 |
[ ] |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 |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
[ ] | |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 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 |
孝文帝是中国著名的改革家,其改革措施多次被后人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材料一: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北语,从正音。年三十以下,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 |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 |
材料二: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推行策略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赵翼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赵翼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 |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牛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
[ ] | |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 |
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 |
[ ]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据《洛阳伽蓝记》(南北朝时期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
[ ] |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
下图是“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的文物图片,反映了北魏商业的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洛阳出现了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②货币贸易逐步代替了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 ③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 ④北魏统治者放弃了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 | |
[ ] | |
A、①②③④ | |
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它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 ] | |
A.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迁都洛阳是正确的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 |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
[ ] | |
A.①② | |
下图是一幅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北魏满地施绣的佛说法图残片,它能说明的问题是 | |
[ ] | |
A.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手工业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 B.孝文帝改革促成了北方人民对佛教的向往 C.佛教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武器 D.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 |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 |
[ ]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A.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C.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 D.汉人生活鲜卑化——促进民族融合,为全国统一奠定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登基时与商鞅初到秦国时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已经很久,拓跋贵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如南方;而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 |
(1)据材料一,分析两次变法或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 |
(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在经济方面有哪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 |
[ ]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A、其目的是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的有利于巩固鲜卑族巩固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制、移风易俗,主要表现在 ①穿汉服、说汉语 ②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 ③政权机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④重要职位由汉人充任 | |
[ ]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 ]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