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上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此图比例尺表示方法为______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根据比例尺,用直尺量算出甲、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上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此图比例尺表示方法为______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根据比例尺,用直尺量算出甲、

题型:简答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此图比例尺表示方法为______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根据比例尺,用直尺量算出甲、乙两山顶的实地距离约是______千米.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方向;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
(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高度,表示高出______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该图的等高距为______米.
(4)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理由:______.
(5)如果在B、C、E、F处有一小河,则最有可能位于______处.
(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答案
(1)结合图示得知,图中的比例尺为线段式;量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根据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得知,
甲乙两山顶的实地距离=2×50000=100000厘米=1千米;
(2)结合图示得知:在没有特殊标志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甲山在乙山的西南方向;图中河流的流向自东北向西南流;
(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海拔高度,表示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甲山顶的海拔为273米,乙山顶的海拔为268.2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8米;该图的等高距为12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由此得知坡度较陡的是F坡;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6)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得知:A为鞍部;B为山脊;C为山谷;D为陡崖.
故答案为:(1)线段;1;(2)西南;自东北向西南流;(3)海拔;海平面;4.8;12;(4)F;在等高线地形图上,F处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5)C;
(6)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举一反三
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表示该处是(  )
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______鞍部______陡崖______.
(2)C、D中位于山谷的是______.坡度较缓的是______.
(3)若A(注意:是山的最顶端)处的气温为12.6℃,则,D处的气温为______℃.
题型:简答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电子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所有地图都需要电子地图作底图
B.外出学习或旅行,可以先在电子地图上查找出行路线
C.电子地图可以完全代替纸质地图
D.电子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同一种颜色上各点的海拔完全相同
C.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表示地形、河流、道路等地理事物
D.分层设色地形图只能表示地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______,该山峰海拔为______米.
(2)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______方向,两山峰的实际距离约为______千米.
(3)该地区地形以______为主,地势______.
(4)E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F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
(5)M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N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
(6)①和②为两条登山路线,你选择哪条?请说明理由.______.
题型:简答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