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结合材料和西南地区图,回答问题。材料: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此次旱灾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7分)结合材料和西南地区图,回答问题。材料: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此次旱灾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7分)结合材料和西南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此次旱灾是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3月份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l.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1)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_____省少数民族最多。(1分)
(2)四川的攀枝花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该地有利于发展_______工业(工业部门)。(1分)
(3)本次旱灾蔓延至由澜沧江流入东南亚的_______河流域,其主要的粮食作物____的产量也受到影响。(2分)
(4)对本次旱情的判断,你认为可信的是(   )(1分)
A.随着夏季风的到来,旱情可能会得到缓解。
B.西南地区地处非季风区,本次旱情与夏季风异常无关。
C.即使到了夏季,本次旱情也没有缓解的希望。
D.西南地区的旱情主要是由于本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地形广布造成的。
(5)为了今后避免或减少旱灾造成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分)
答案
(共7分)
(1)云南(或云、滇)  (2)钢铁   (3)湄公河 水稻   (4)A
(5)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答对2点即可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有川、滇、黔、渝、桂等省区。其中云南省少数民族最多。(2)四川的攀枝花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该地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3)本次旱灾蔓延至由澜沧江流入东南亚的湄公河河流域,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也受到影响。(4)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随着夏季风的到来,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所以旱情可能会得到缓解。西南地区地处季风区,本次旱情与夏季风异常有关,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洪涝灾害,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干旱;(5)为了今后避免或减少旱灾造成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降水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①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晚结束早雨季短。原因:受海陆位置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的距离南方近北方远,强度南方强北方弱,持续时间南方长北方短。②降水的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可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跨四个干湿地区的省市有甘内蒙古陕藏。我国主要的降水形式是锋面雨。我国气候的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一线为界,以西为非季风区,以东是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中旬为梅雨季节,7、8月雨带北移则多伏旱。
举一反三
张亮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  )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多千米,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各不相同,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是春色妖娆。”影响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
C.人类活动D.纬度因素
小题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
小题3: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 “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小题4: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两岸“三通”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成为热点,下列旅游景点游客在台湾能观赏到的是( )
A.日月潭B.西双版纳
C.武夷山D.布达拉宫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 “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小题2:关于乙图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江苏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中温带,乙地位于暖温带
B.甲、乙两地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期
C.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以上,乙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下
D.甲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乙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小题2: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中乙地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区的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是(  )
A.水稻和甜菜B.水稻和甘蔗
C.花生和小麦D.大豆和油菜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