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征,其西北部荒漠广布。西藏人口密度仅2.2人/平方千米,分布分散。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征,其西北部荒漠广布。西藏人口密度仅2.2人/平方千米,分布分散。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征,其西北部荒漠广布。西藏人口密度仅2.2人/平方千米,分布分散。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但亩产量不及水稻的一半。西藏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独特的雪域文明,现正和全国人民一起加快建设步伐,共创美好未来。结合右边“西藏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对西藏人口分布的推断,正确的是
A.西北部少,东部、东南部多B.西北部多,南部少
C.东北部多,西南部少D.中部多,四周少
小题2:下列关于促进西藏进一步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西北部荒漠广布,应引种热带、亚热带树种,扩大其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B.因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人口密度小且分布分散,应强化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促进西藏全面发展
C.因雪域高原环境独特,生态脆弱,应严禁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D.因青稞等粮食产量低,应大面积播种水稻等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西藏地区面积虽大,但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4000米以下的地区,读图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西北部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故A正确.
小题2:西藏地区地处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树种、水稻在这里不能生长,这里具有独特的雪域高原景观,可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故B正确.
举一反三
图7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气候B.水源、地形C.地形、气候D.军事、水源
小题2: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其修建的原因最可能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城市、人口分布多
小题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①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②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③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④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是                  的源区, 被荣誉为 “中华水塔”。(3分)
(2)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3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我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12分)
(1)我国领土东西跨度大,北部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明显。据图写出我国北部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平原,这里盛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东某公司业务员张先生经常到全国各地采购物资。下面是他在采购物品的途中所写的两则日记。请根据日记内容,写出张先生先后经过的我国主要地形区。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考过后,小刚决定利用假期出去旅游一趟,他向妈妈说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妈妈建议他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小刚最想去旅游的地方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C.内蒙古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D.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小题2:下面四幅图片中,小刚在旅游中最有可能拍摄到的是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我国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
A.牦牛B.藏羚羊C.骆驼D.藏野驴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