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变其它分子B.湿衣晾干--分子间有间隔C.轮胎充气--分子不停地运动D.氢气燃烧--分子发生变化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变其它分子B.湿衣晾干--分子间有间隔C.轮胎充气--分子不停地运动D.氢气燃烧--分子发生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变其它分子
B.湿衣晾干--分子间有间隔
C.轮胎充气--分子不停地运动
D.氢气燃烧--分子发生变化
答案

A、水结成冰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故此项说法错误.
B、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故此项错误.
C、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和分子运动无关,故此项解释错误.
D、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故此项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化合物
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分子
题型:苏州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炔焰焊接金属--氧气助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洒到地面上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D.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为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变小
C.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在研究微粒的性质时,做如下实验:
(1)把50mL水和50mL水充分的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等于100mL.
(2)把50mL酒精和50mL酒精(两者浓度相等)充分的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
(3)把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的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
此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变大了
C.将25m3的石油气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变小了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分子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