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排布规律(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容易      (填“失电子”或“得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容易    

原子排布规律(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容易      (填“失电子”或“得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容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原子排布规律(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容易      (填“失电子”或“得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容易        (填“失电子”或“得电子”)
(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个(除氦原子2个电子外)
答案
①小于,失去电子,得电子;②等于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根据原子排布规律(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容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容易得电子;(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个(除氦原子2个电子外)
举一反三
己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下表是几种原子的组成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如“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再总结出两条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其现象说明     (   )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的体积很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分子的知识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以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
分子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D.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荷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核比电子所占空间大得多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