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某同学用此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B.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某同学用此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B.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C.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D.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
答案
A、冷水中没有氧气,缺少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氧气,不能燃烧,故A错误, B、冷水温度低,使可燃物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故B错误, C、热水中没有氧气,缺少了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氧气,不能燃烧,故C错误, D、热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后,既有氧气的参与,也达到了着火点,会燃烧,故D正确, 故选D. |
举一反三
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钠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钠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李吴在阅读资料时,得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他在实验室做了验证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继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他对该实验的反思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燃烧不一定必须有氧气参加 | C.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 D.该反应体现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
|
为了进一步学习燃料及其利用,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将木筷一端削成刷状,另一端保持原状,中间部位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 (1)若同时点燃甲、乙两端,则______端燃烧更充分,原因是______; (2)若木材燃烧不充分,则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 (3)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 请举出生活中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一个实例: |
燃烧与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在实验室中,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下白磷和红磷不燃烧.由此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和______.
(2)在生活中,燃烧煤气(主要成分是CO)做饭正在被燃烧天然气所取代.燃烧煤气与燃烧天然气反应原理是不同的. ①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 ②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______. (3)若不慎发生火灾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灭火时,手一定要握在木柄上,以免冻伤.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