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森林发生一次大火,解放军同志赶赴现场时,首先开辟隔离带,其目的是(  )A.隔绝可燃物B.开辟道路,便于运输救灾物到着火区C.使可燃

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森林发生一次大火,解放军同志赶赴现场时,首先开辟隔离带,其目的是(  )A.隔绝可燃物B.开辟道路,便于运输救灾物到着火区C.使可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森林发生一次大火,解放军同志赶赴现场时,首先开辟隔离带,其目的是
(  )
A.隔绝可燃物
B.开辟道路,便于运输救灾物到着火区
C.使可燃物温度降低
D.隔绝着火地区的空气
答案
根据灭火原理,解放军同志首先开辟隔离带的目的为①,故选A.
举一反三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题型:淮安难度:| 查看答案
图书馆中图书档案资料等着火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降温和隔绝空气D.分解出能灭火的物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灭火方法与灭火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实验室用灯帽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B.用水灭火,利用了降低可燃物温度的原理
C.用嘴吹灭蜡烛,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D.在森林火源外一定距离处清除树木,利用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铁栏杆上涂油漆是为了防止生锈
B.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空气
C.热水器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2中毒
D.汽车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舞台上的幕布与布景是用经过氯化铵浓溶液浸过的布制成的.可以防火,其原因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