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等质量的镁和锌,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一

有等质量的镁和锌,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等质量的镁和锌,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一定没有剩余
B.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C.消耗镁的质量与消耗锌的质量之比为1:1
D.消耗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质量之比为73:98

答案
B、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右图可以看出,两者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B正确,再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 Mg=MgCl2+ H2↑,HCl的质量与氢气的质量关系73:2,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 +Zn=ZnSO4 + H2↑,H2SO4的质量与氢气的质量关系是98:2,因为两者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不难算出消耗的HCl和H2SO4质量之比为73:98,而两者的质量分数都为10%,故消耗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质量之比为73:98,所以D也正确,而根据镁的质量与氢气的质量关系24:2,锌的质量与氢气的质量关系65:2,要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与消耗锌的质量之比为24:65,所以C错误,由于最初的金属质量相等,而两种酸的质量也不知道,到底在反应中哪种物质过量,哪种物质又反应完有不确定性,所以A错误,故选B、D
举一反三
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现  象
结论
(金属的活动性)

将铝丝放放硫酸铜溶液
无现象
Cu>Al

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
Al>Mg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Zn>Fe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Fe>Cu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          Cu(用“>”、“=”、“<”填空)。
(3)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试判断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①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铜
②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
③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滤出的固体为铁、铜
④滤液中只有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铜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铜、铁、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缺铁性贫血里所说的铁是指铁元素
B.黄铜不是合金,而是纯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金属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如图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分),
实验结束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2)实验二:关闭K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导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导管内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分)
(3)实验三: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填“铁”或“铜”)的活动性更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