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适合;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D不适合,因此选B。
举一反三
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猜想  (选填“正确”或“错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相等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为1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B.Y>Z>XC.Y>X>ZD.X>Z>Y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SO4(稀)=ZSO4+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B.Z>X>YC.Y>Z>XD.Z>Y>X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主要含有FeCl2和CuCl2)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试写出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3)滤液中溶质主要为            (写出化学式);已知过程II生成的最终产物为Fe(OH)3,则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