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B.分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B.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2)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探究】(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_____现象(填“有”或“没有”),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1)A、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故A能达到目的;
B、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溶液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故B能达到目的;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并且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故C不能达到目的;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加热后会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溶质,使溶液变浑浊,但是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故D可达到目的.
故选C.
(2)【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所以在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有一种量不足,则还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猜想,如果碳酸钠溶液合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剩余的溶液中就只含有氢氧化钠一种溶质,故我们可以作出的假设为只含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评价】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可以判定甲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与探究】丙同学猜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而丙同学通入二氧化碳后否定了自己的猜想,所以可以判定溶液没有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的二氧化碳马上就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在有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难以以气体的形式逸出,所以为了能够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必须提供足量的稀盐酸,而本题中丁同学没有观察到气泡生成,可能是加入的盐酸的量不足造成的.
故答案为:(1)C;
(2)【猜想与假设】NaOH;
【交流与评价】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实验与探究】(2)没有
【解释与结论】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举一反三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中 含有H2O,Na+,OH-.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做了三个实验设计: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Cl(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______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______

______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
(2)方案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然后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_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通过图象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只答两点).
①______
②______.
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OH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硫酸铜溶液呈酸性),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u(OH)2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AB段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B点和C点溶液的pH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