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试剂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试剂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试剂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KNO3 BaCl2B.Na2CO3 NaOH
C.Zn Ba(OH)2D.MgCO3 Ba(NO32

答案
C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分析,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产生了气体,且能与乙中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A.硝酸钾与硫酸不反应,没有气体产生,不会出现乙试管中冒气泡的现象,故A错误;B.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将硫酸压入乙试管,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会使乙试管出现浑浊,故B错误;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生成的氢气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硫酸压入乙试管,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水和酸的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故C正确;D.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硫酸压入乙试管,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水和酸的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故D正确;故选CD
举一反三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表:
食物
橘子汁
泡菜
牛奶
鸡蛋清
近似pH范围
3.0﹣4.0
3.2﹣3.6
6.3﹣6.6
7.6﹣8.0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D.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物质是(  )
A.柠檬汁 pH=2B.鸡蛋清 pH=8
C.蒸馏水 pH=7D.肥皂水 pH=1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泡菜
葡萄
番茄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3.4
4.2
4.4
3.1
6.5
7.8
 
A.牛奶和玉米粥均属于碱性食物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