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20℃,取10mL 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20℃,取10mL 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题型:泸州难度:来源: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20℃,取10mL 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盐酸至10mL 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最高,其根本原因是______,此时,向烧杯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色.魔方格
答案
据图可以看出,当加入盐酸至10mL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水,使溶液呈中性,紫色石蕊不变色.
所以本题答案为:此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紫.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胃中过多盐酸
B.用稀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
C.室内放一大盆水就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豆制品和海产品以保鲜
题型:长沙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盐酸滴人氢氧化钠溶液时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比较归纳后,出你所发现的信息有:
(1)______
(2)______
(3)______.魔方格
题型:道外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小刚同学设计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帮助他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活动与探究:他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人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则酚酞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______,但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他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
(2)猜想与假设:少量气泡可能是 ______、______等.
(3)方案与验证:取少量 ______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若产生 ______现象,可以推理得知少量气泡中含有 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为其它气体物质.
(4)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启示我们应注意 ______
(5)拓展与应用:请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______.
题型:哈尔滨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归纳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但要注意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题型:湘潭难度:| 查看答案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并
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______就可以证明氢氧化
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少,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题型:江西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