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C.电解水D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C.电解水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电解水
D.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答案
BD
解析

试题分析:A、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故A图象错误;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硫酸反应,不产生沉淀,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故B图象正确;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C图象错误;
D、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D图象正确.
故选BD.
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举一反三
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C2H5OH→CO2 ②CaO→Ca(OH)2③H2O2→H2O ④HNO3→HCl  ⑤Fe3O4→Fe.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溶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部分变质了,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各题:
(1)NaOH溶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面是小强同学设计的验证过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的结论
①用试管取待测液少量,向其中滴加稍过量的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        +BaCO3
溶液中含CO32
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
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含OH
 
(3)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同的结论.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将X、Z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固体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Y、X、ZB.X、Z、YC.Y、Z、XD.X、Y、Z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牙膏中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某同学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4)实验中准确称取三份牙膏样品,每份4.0g,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BaCO3的平均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