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A.NaOH NaC1 CuSO4 HC1B.KNO3 Na2SO4 NaOH KC1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A.NaOH NaC1 CuSO4 HC1B.KNO3 Na2SO4 NaOH KC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
A.NaOH NaC1 CuSO4 HC1
B.KNO3 Na2SO4 NaOH KC1
C.KC1 Ba(NO32 HC1 CaC12
D.Na2CO3 Ba(OH)2 KNO3 Na2SO4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A、CuSO4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无色粉酞溶液后显红色,故选项正确.
C、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溶液显酸性,加入无色粉酞溶液后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D、Ba(OH)2和Na2CO3、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解答本题还要注意所得溶液显碱性.
举一反三
小梅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发酵粉,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弄明白,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呢?请你一同参与小梅的探究.
【提出问题】小梅要探究的问题是                                  
【查阅资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其固体或溶液受热时均能分解,生成一种盐、一种气体和水.
【实验探究】小梅按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小苏打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试管口处有液滴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生成的液滴是水
(2)生成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
2.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水并加入稀盐酸
               
生成的盐是碳酸钠
 
【实验结论】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那么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延伸】小玲查阅资料发现:①NaHCO3+NaOH=Na2CO3+H2O;②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小玲把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却无明显现象,她产生疑问:这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帮助下,它们分别通过以下2个实验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的确发生了反应(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过程没标出).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小玲认为当B中溶液变浑浊,就能证明有Na2CO3生成,细心的小梅认为该结论不对,其理由是                                                            .小梅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1来证明反应后生成了Na2CO3.那么方案1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小明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2来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那么方案2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总结归纳】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                   ,二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Na2SO4,H2SO4, KCl
B.NaCl,Cu(NO32,Mg(NO32
C.CaCO3,Ba(OH)2,ZnCl2
D.K2CO3,NaCl,Ca(OH)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Ba(OH)2B.FeC.HClD.FeCl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乙表示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C.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丁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10克碳酸镁和碳酸钠
C.5.5克氧化铜D.10克镁粉和铜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