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aCl2和Na2C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常温下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

已知CaCl2和Na2C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常温下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CaCl2和Na2C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常温下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C.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热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具体变化时的物质量的关系,结合图像分析判断。
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碱性减弱,pH随之变小,但pH不可能小于7,错误;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盐酸和氯化钙都能与碳酸钠反应,分别生成气体和沉淀,但生成的沉淀会与盐酸反应,故开始时无沉淀出现,错误;
C、若恒温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随着溶剂的蒸发,会有溶质析出,故溶液始终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但若升高温度蒸发水分,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开始蒸发水分时,应无晶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错误;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并且因为镁比锌活泼,所以反应的速率快,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举一反三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生石灰D.氢氧化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B.食盐水C.浓盐酸D.大理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2O3→ FeCl3B.CO2 → CaCO3
C.Cu → CuCl2D.MgCl2 → NaC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镁,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