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50g6%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1)需要氢氧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配制50g6%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1)需要氢氧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配制50g6%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

(1)需要氢氧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2)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代号表示);C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3)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为                     
答案
(1)3   47
(2) E、C、A、D、B  称量时,称量物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到pH试纸上,立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
解析
(1)溶质NaOH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50g×6%="3g" ,水的质量=50g-3g=47g,水的体积=m/ρ=47g/1g/cm3=47ml。(2)配制一定量固体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故操作顺序为ECADB ;C操作砝码和药品放颠倒了。(3)用玻璃棒醮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读出所配溶液的酸碱度。
举一反三
小建同学在实验室称取15g NaOH固体并量取45g蒸馏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结果所配得的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大于25% ,原因可能是( )
A.所用的NaOH已潮解
B.NaOH固体的溶解度变大
C.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后倒入烧杯中有少量残留在纸上
D.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时有水溅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1)下列图甲、图乙代表水的两种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图“”表示氢原子,图“”表示氧原子)

①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图甲变化的原因:                                  
②图乙中: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微粒。
③图甲和图乙两种变化的微观本质区别是                                  
④请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微观粒子的其它性质:                            
(2)①将厨房中常用的四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蔗糖     b.花生油      c.味精      d.面粉
②现欲将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用于农业选种,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B.降低温度有可能使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不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温度高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将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稀释到5%,需要加水100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15%的氢氧化钠溶液“含义解释错误的是
A.100g水中溶解了15g食盐
B.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了15g氢氧化钠
C.将氢氧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D.将30g氢氧化钠溶解在170g水中所得的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到水中充分溶解,其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
A.硝酸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食盐晶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