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

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
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
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
D.30℃时,A 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B选项由题意可知,是正确的叙述,答案选择B;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降温前后溶解度都小,那就看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无法确定;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大小关系要看m和n的关系确定.
举一反三
如图为KNO3 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         KNO3(填“>”或“=”或“<”)。  
(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
(3)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剂(水),还可以是               
(4)将t2℃时饱和的KNO3溶液100 g恒温蒸发10 g水,可析出KNO3 的质量为         g,剩下的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        
(5)把t2℃时150g KNO3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
(6)现有t2℃时含KNO3和NaCl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Cl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7)你从图中还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提纯甲、乙(少)混合物中的甲,采用蒸发溶剂结晶
D.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KNO3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 KNO3
C.t2℃时,KNO3和NaCl 的溶解度相等
D.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使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下列图示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t2 ℃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②如图2所示,当往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时,试管内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2、NaCl和M中的____。
③分别将NaNO2、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下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____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     ___。
②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
③配制时应选择___     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④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              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