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再加入该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

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再加入该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再加入该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分析。
A、对于绝大多数的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降低温度可将其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错误;
B、对于极少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a(OH)2等,故升高温度可将其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错误;
C、由于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而不饱和溶液中可以继续溶解该溶质,也就是说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相对较少些,所以增加溶质的量可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后,溶液组成不变,仍是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
点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有:改变温度、改变溶质的量、改变溶剂的量;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时,对于不同的溶质,改变温度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需要降温;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需要升温。
举一反三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高于t1℃时,甲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     
或“无法判断”)乙的溶解度。
(2)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l℃时,a、c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B.Ca(OH)2的溶解度
C.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是很好的溶剂。右图2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上P点的含义是         
②某温度下,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试管中,加入10 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右图1所示的现象。则该实验的温度         (填“>”、“<”或 “=”)toc。要使甲继续溶解,又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方法是         
(2)自然界的水会混有各种杂质,用下图所示装置净化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为保护水资源,实验室的废液需要处理后排放,为减弱含硫酸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废铁钉B.二氧化碳C.熟石灰D.碳酸钠
(4)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絮凝和***菌消毒等作用。请将下列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Fe (NO3)3+16NaOH+3Cl2 ="==" 6NaNO3+6NaCl+2Na2FeO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右图(2)A、B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A试管中固体增多.B试管中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是 (        )  

A.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